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 供给模式 多中心理论 政府职能
【摘要】: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为进农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在粮食产能上挖掘新潜力,如何提高粮食产能,离不开完善的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提供的生产保障;而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又离不开供给模式提供的制度保障。凭借供给主体的不同,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可分为政府、市场以及社会自组织供给模式,这三种供给模式曾在我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起着不同的功能。但是实践证明,三种模式各存弊端,政府供给模式存在“政府失灵”现象,提供的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具有密集、集成的特点,很难满足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市场供给模式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在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易出现供给无序的局面;社会自组织供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志愿失灵”现象,提供的生产性公共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农业生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但因其财力、人力等有限,只能满足小范围内的需求,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除此之外,上述三种供给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均存在“错位”、“越位”与“缺位”现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需要更加完善的供给模式为其提供充足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为了厘清当前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存在的问题,筛选出我国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经济区,即国有农场的黑龙江“友谊农场”、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华西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河南“王岗乡”,经过对这三个地区的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进行案例分析发现,这三种供给模式各具优劣势,且在供给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时基本上是处于无序状态,缺乏有效的统筹。本文通过运用多中心理论以及政府经济职能理论,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将三大供给主体融合到多中心供给网络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及宏观调控职能,以期将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自发供给状态转变为有效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 供给模式 多中心理论 政府职能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2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0-18
- 一、国外研究现状10-13
- 二、国内研究现状13-17
- 三、综述小结17-18
- 第三节 研究设计18-21
- 一、研究内容18
- 二、研究方法18-19
- 三、技术路线图19
- 四、创新之处19-21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21-31
- 第一节 概念界定21-24
- 一、公共产品21-22
- 二、农村公共产品22-23
- 三、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23-24
- 第二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基础24-27
- 一、政府经济职能理论24-26
- 二、多中心理论26-27
- 第三节 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及其影响因素27-31
- 一、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影响因素27-29
- 二、公共产品供给模式29-31
- 第三章 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分析31-43
- 第一节 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变迁31-34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31-32
- 二、经济转轨时期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32-33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33-34
- 第二节 我国农村生产公共产品三种供给模式分析34-43
- 一、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模式34-37
- 二、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市场供给模式37-39
- 三、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社会自组织的供给模式39-41
- 四、小结41-43
- 第四章 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案例分析43-55
- 第一节 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43-47
- 一、案例描述——河南王岗乡43
- 二、王岗乡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43-45
- 三、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分析45-47
- 第二节 以市场为主体的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47-50
- 一、案例描述——友谊农场47
- 二、友谊农场农场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47-49
- 三、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分析49-50
- 第三节 以社会自组织为主体的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50-53
- 一、案例描述——江苏华西村50
- 二、华西村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50-52
- 三、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分析52-53
- 第四节 启示与借鉴53-55
- 第五章 国外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经验借鉴55-63
- 第一节 印度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经验借鉴55-57
- 一、印度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经验55-56
- 二、印度供给经验对我国的启示56-57
- 第二节 韩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经验借鉴57-59
- 一、韩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经验57-58
- 二、韩国供给经验对我国的启示58-59
- 第三节 美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经验借鉴59-63
- 一、美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经验59-60
- 二、美国供给经验对我国的启示60-63
- 第六章 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多元主体供给模式的完善63-71
- 第一节 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的完善途径63-67
- 一、充分发挥各供给主体的作用63-65
- 二、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进行明确分类65
- 三、拓宽筹资渠道65-66
- 四、完善供给决策机制66
- 五、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66-67
- 第二节 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多元主体供给模式的运行保障67-71
- 一、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68
- 二、健全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法律法规68-69
-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69
- 四、建立起完善的监督与激励机制69-71
- 结语71-73
- 参考文献73-77
- 致谢77-79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冰;;转变公共服务供给模式[J];城乡建设;2006年09期
2 何伟;;农村公共产品的发生机制与供给模式分析[J];金融经济;2007年10期
3 周义程;;公共产品纯政府型供给模式:必要性解析[J];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06期
4 周义程;;公共事业民营型供给模式:可能性解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5 ;公共事业民营型供给模式:可能性解析[J];公安研究;2009年04期
6 张士威;;论基于区域公共产品分类的供给模式选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7 韩小威;;统筹城乡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选择[J];求索;2013年05期
8 王永生;论计划经济时代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J];新东方;2000年02期
9 张伟珍;;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J];理论观察;2006年03期
10 唐丁祥;洪学英;;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选择[J];经济论坛;2006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健;涂晓菊;王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与制度设计研究——以湖北新农村建设为背景[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方正松;;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友祥;吕小冬;;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化供给模式的探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梁金辉;刘之洋;;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演进与创新[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宋安平;;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目标选择[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春山;高军波;;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王芹;沈建华;;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周义程;;公共服务民营型供给模式中的民营化工具解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伟;;基于协同论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探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温顺生;;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的机理——基于广西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现象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敏;我市将着力打造桂林特色消费供给模式[N];桂林日报;2013年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白重恩;对现有土地供给模式进行改革的三种设想[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3 张炬 湖南省人大代表;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惠民生[N];人民法院报;2014年
4 云南财经大学 叶文辉;西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探析[N];光明日报;2010年
5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邓兰燕 王春;论构建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N];重庆日报;2012年
6 李雄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探讨[N];陕西日报;2004年
7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杨艳 方付建;公共服务应向公私合作供给模式过渡[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吴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4年
9 韩松;简论我国农产品流通科技的有效供给[N];光明日报;2004年
10 王冰;公共服务需要多中心供给模式[N];湖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凤荣;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周义程;公共产品民主型供给模式的理论建构[D];苏州大学;2008年
3 刘洪辞;蚁族群体住房供给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鄢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邵德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给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菲;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肖婷;唐山新科技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龚琪淋;基于协同取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马宇航;县域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段云云;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张磊;我国农村校车服务公私合作供给中的政府监管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万伟;多元协同视角下贵州坡地经济发展中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8 段静;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9 刁薇;青岛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张慧雯;养老社区共生型合作供给模式构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08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60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