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中国省际农产品虚拟水土贸易变动与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06:54

  本文关键词:中国省际农产品虚拟水土贸易变动与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水土 虚拟水土贸易 因素分解


【摘要】: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人与水、人与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分析水土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影响水土资源利用的因素,进而能够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方针,合理有效地利用水土资源,始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沿用虚拟水相关的研究框架下,分析了1980-2013年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级行政区域(22个省、4个直辖市及4自治区)间农产品贸易背后虚拟水土贸易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利用生产树法和原料流量法分别计算了1980-2013年间,各地区主要农产品虚拟水、虚拟土含量及区域间的贸易量;其后分析了各区域间虚拟水及虚拟土贸易的变动情况;在定义了虚拟水土贸易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因素结构分解方法(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对影响虚拟水、虚拟土及虚拟水土贸易的直接因素作了分解并计算各直接影响因素对贸易量变动的贡献率;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执行虚拟水土战略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1980-2013年间,我国多数地区为农产品虚拟水净进口地区并且净进口量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仅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和新疆为农产品虚拟水净出口地区。此外,农产品虚拟水净出口地区集中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而这些地区却属于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另一方面,东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却为虚拟水净进口地区,这两种情况均是与虚拟水战略是相违背的,加剧了贫水地区的缺水程度、没有整体上协调好水资源的利用。(2)整体上我国对虚拟土资源的利用要好于水资源,多数地区为虚拟土净进口地区,且进口量呈现逐步增大;虚拟土净出口地区集中在北方地区。同时,违背虚拟土战略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本身为土资源相对贫乏却出口虚拟土的地区为河南和湖北,这种情况加剧了两地土地资源的紧缺程度;相反,辽宁、河北、甘肃、青海、陕西、贵州和云南本身是土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却在大量进口虚拟土。(3)1980-2013年间,规模效应,亦即中国省级区域间日益增长的农产品贸易规模是驱动虚拟水、虚拟土及虚拟水土资源流动的主要因素,其作用方向多数与贸易变动方向相同。本文针对实证结果,从如下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保持适度的农产品贸易规模、有效降低农产品水土资源强度、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及协调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虚拟水土 虚拟水土贸易 因素分解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323.2;F75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11-13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1.3.3 研究结构13
  • 1.4 本文可能的主要贡献13-14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14-22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14-15
  • 2.1.1 虚拟水相关理论14
  • 2.1.2 虚拟土相关理论14-15
  • 2.1.3 虚拟水土相关理论15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15-19
  • 2.2.1 虚拟水15-18
  • 2.2.2 虚拟土18-19
  • 2.2.3 虚拟水土19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9-22
  • 第3章 虚拟水土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22-26
  • 3.1 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产品虚拟水土贸易22-23
  • 3.2 农产品虚拟水土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23-24
  • 3.3 农产品虚拟水土贸易影响因素的机理24-25
  • 3.3.1 农产品贸易规模对虚拟水土贸易的影响24
  • 3.3.2 农产品贸易结构对虚拟水土贸易的影响24
  • 3.3.3 农产品虚拟水土含量对虚拟水土贸易的影响24-25
  • 3.4 农产品虚拟水土贸易影响因子25-26
  • 第4章 中国农产品虚拟水土含量及贸易量计算与分析26-45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26-27
  • 4.2 农产品虚拟水土含量计算27-30
  • 4.2.1 生产树法计算农产品虚拟水含量27-29
  • 4.2.2 农产品虚拟土含量29-30
  • 4.3 中国省际间农产品虚拟水土贸易量及分析30-43
  • 4.3.1 虚拟水贸易量及变动30-36
  • 4.3.2 虚拟土贸易量及变动36-43
  • 4.4 本章小结43-45
  • 第5章 中国省际农产品虚拟水土贸易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45-64
  • 5.1 实证方法45-48
  • 5.1.1 因素结构分解方法45-46
  • 5.1.2 SDA分解方式下影响虚拟水土贸易变动的三个维度46-48
  • 5.2 SDA的实证分析48-63
  • 5.2.1 中国省际虚拟水贸易量变动的SDA分解分析48-54
  • 5.2.2 中国省际虚拟土贸易量变动的SDA分解分析54-58
  • 5.2.3 中国省际农产品虚拟水土贸易量变动的SDA分解分析58-63
  • 5.3 本章小结63-64
  • 第6章 基于虚拟水土战略的政策建议64-68
  • 6.1 中国虚拟水土贸易的现状64
  • 6.2 中国虚拟水土贸易总体构想和政策机制设计64-67
  • 6.2.1 中国虚拟水土贸易总体构想64-65
  • 6.2.2 中国虚拟水土贸易的政策机制设计65-67
  • 6.3 本章小结67-68
  • 第7章 结论68-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5
  • 附录75-9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蓝,李磊,宿伟玲;动物虚拟水概念及其应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刘幸菡,吴国蔚;虚拟水贸易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9期

3 王红瑞;董艳艳;王军红;韩兆兴;;关于虚拟水与虚拟水贸易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李磊;吴晓华;;黑龙江省农产品虚拟水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04期

5 关博;付强;李婷;;基于虚拟水理论的三江平原农畜产品需水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4期

6 周姣;史安娜;;我国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的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09期

7 宋娇艳;张忠潮;邵珊珊;;虚拟水贸易理论浅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8 周姣;史安娜;;虚拟水和虚拟水贸易研究综述与展望[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和夏冰;张宏伟;王媛;马水英;;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国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10 马超;许长新;田贵良;;农产品贸易中虚拟水流的驱动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蕾;;虚拟水研究综述[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屈凤秋;陈娇娜;刘寿东;;江苏省不同地区居民消费哰拟水的比较分析[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琳;曹永强;;河北省主要农产品虚拟水计算及其应用分析[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振辞;苗慧英;;虚拟水理论与河北省虚拟水战略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卓颖;石敏俊;杨红;;虚拟水贸易对水资源影响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对比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铁铮;我国林产品虚拟水研究初战告捷[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2 特约嘉宾 钟华平 耿雷华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马静 汪党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虚拟水带来的新思维[N];中国水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宋常青 ;我国应大力发展虚拟水交易[N];经济参考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张牧涵  实习生 李星;“虚拟水”缓解水资源匮乏新途径[N];市场报;2006年

5 张岳 中国农业节水学会会长;从虚拟水看粮食生产区域趋向[N];中国水利报;2004年

6 王红瑞 王军红;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新途径[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宁;基于水足迹的京津冀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史恒通;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孙义鹏;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韩雪;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形成机理与维持机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马涛;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生态要素流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秋杰;我国林产品虚拟水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王鑫;我国区域间粮食虚拟水流动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董蒙;新疆虚拟水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4 丁宇峰;中国省际农产品虚拟水土贸易变动与影响因素分解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5 纪尚安;我国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6 文洋;虚拟水在我国农作物产品对外贸易中的应用[D];外交学院;2009年

7 关博;基于虚拟水理论的三江平原农畜产品需水量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8 江贤武;农产品贸易虚拟水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马水英;虚拟水区域转移评估与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姚蓝;动植物虚拟水分析及虚拟水贸易[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54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654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a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