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05:10

  本文关键词: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1982年第一支股指期货合约在美国诞生至今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了。作为重要的股票现货市场避险工具,股指期货在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后,已经成为当今金融市场中最耀眼的衍生产品之一。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准备,终于在2010年正式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不仅要求完善的交易机制,更重要的是将股指期货风险监管落实到交易的各个层次。我国股指期货才刚刚起步,要保证其有序的进行,完善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的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美国的股指期货业务已经发展了近30年,他的风险监管体系也相对的比较成熟和完善,可以为我国提供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本文在股指期货市场风险成因和监管重要性的经济学机理基础上从中国和美国股指期货风险监管体系的主体、法律制度以及监管措施的比较出发,对中国和美国股指期货的风险进行度量,从而提出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的建议,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引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相关概念。然后从四个研究方面系统的梳理了相关文献并进行了简要评价,最后对本文的分析框架、写作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与不足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是股指期货市场风险及监管的经济学机理分析,对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成因和市场风险监管的重要性两个方面进行了经济学机理分析,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剖析,建立起支撑核心观点的理论支点,分析了股指期货市场风险及监管的经济学机理。第三章是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比较,对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从监管主体、监管法律制度和监管措施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是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度量,借鉴VaR-GARCH模型对股指期货市场风险进行度量,运用搜集的数据对中美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性进行实证的分析,并总结比较了美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的优势。第五章是提出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的建议。 本文的核心观点为股指期货自身体系的不稳定性、股指期货价格的波动性、股指期货的信息脆弱性、信息不对称性、交易者的羊群效应、过度自信等是引起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基础,结合美国和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的实际情况,从规避产生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实证结果发现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和风险都要比美国的大,从而得出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在规避风险方面不如美国完善。最后,根据经济学机理分析以及中美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提出了优化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股指期货 市场风险 风险监管 VaR-GARCH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51;F831.51;F224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引论11-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核心概念解释12-16
  • 1.2.1 金融期货12-13
  • 1.2.2 股指期货13
  • 1.2.3 股指期货风险13-15
  • 1.2.4 风险监管15-16
  • 1.3 相关文献综述16-21
  • 1.3.1 关于金融市场风险研究16-17
  • 1.3.2 关于金融市场风险监管研究17-18
  • 1.3.3 关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研究18-19
  • 1.3.4 关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研究19-21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1-22
  • 1.4.1 分析框架与写作思路21-22
  • 1.4.2 研究方法22
  • 1.5 创新点与不足22-23
  • 2. 股指期货市场风险及监管的经济学机理分析23-32
  • 2.1 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分析23-29
  • 2.1.1 股指期货体系的不稳定性23
  • 2.1.2 股指期货的信息不对称23-25
  • 2.1.3 股指期货内在特性25-28
  • 2.1.4 股指期货市场非理性投资28-29
  • 2.2 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的经济学分析29-31
  • 2.2.1 股指期货的外部效应29-30
  • 2.2.2 股指期货的市场失灵30-31
  • 2.3 小结31-32
  • 3. 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的比较分析32-45
  • 3.1 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的主体比较32-35
  • 3.1.1 美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主体33-34
  • 3.1.2 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主体34-35
  • 3.1.3 中美比较分析35
  • 3.2 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35-37
  • 3.2.1 美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的法律制度35-36
  • 3.2.2 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的法律制度36-37
  • 3.2.3 中美比较分析37
  • 3.3 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措施的比较37-44
  • 3.3.1 市场价格稳定措施比较38-39
  • 3.3.2 中美股指期货市场操纵的防范比较39-42
  • 3.3.3 保证金制度比较42-43
  • 3.3.4 结算担保金制度比较43-44
  • 3.4 小结44-45
  • 4. 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度量45-57
  • 4.1 模型的选择45
  • 4.2 模型的介绍45-49
  • 4.2.1 VaR模型45-47
  • 4.2.2 GARCH模型族47-48
  • 4.2.3 VaR-GARCH模型48-49
  • 4.3 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度量实证分析49-56
  • 4.3.1 样本选取与处理49
  • 4.3.2 数据的检验49-51
  • 4.3.3 利用GARCH(1,1)模型分析中美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51-53
  • 4.3.4 VaR估测结果检验53-54
  • 4.3.5 实证结果分析54-56
  • 4.4 小结56-57
  • 5. 优化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的建议57-60
  • 5.1 加快《期货交易法》的颁布57-58
  • 5.2 增强中国期货业协会的自律功能58-59
  • 5.3 设计合理的股指期货合约59
  • 5.4 完善保证金制度59-60
  • 6.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64-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凤琴;期货行业协会法律规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08期

2 张屹山,孟庆福;关于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行性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12期

3 胡雁艳,朱正萱;中国股指期货交易主体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05期

4 韦艳华,张世英,郭焱;金融市场相关程度与相关模式的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5 胡孝红;金融期货与期权市场监管制度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刘轶芳,迟国泰,余方平;基于GARCH-EWMA原理的期货交易保证金随动调整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和杰;中国金融制度的风险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耀楣;我国股指期货风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许文彬;金融风险的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中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321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9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