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频数据的我国股指期货配对交易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5 06:11
本文关键词:基于高频数据的我国股指期货配对交易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股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使用这种高杠杆和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和投资套利。本文研究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上配对交易策略的实施,意在为投资者提供一种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投资策略。本文分为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两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期现套利的研究分为现货的构建、期现套利交易规则两部分。文中首先研究了不同的构建现货的方法,并从中选择最佳构建现货的方法,并选取了华夏柏瑞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等五只ETF做了实证研究,从中选取最佳的华夏柏瑞沪深300ETF进行现货的构建,并利用华夏柏瑞沪深300ETF和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一分钟价格数据进行了配对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华夏柏瑞沪深300ETF和沪深300股指期货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可以进行配对交易。第二步,根据持有成本模型计算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理论定价,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期货的实际价格倾向高于理论价格。第三步,基于期货的理论价格文中分别建立基于价差的标准差的交易规则和基于无套利区间的交易规则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两种交易规则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我国进行期现套利,采用无套利区间建立的交易规则要优于基于价差的标准差建立的交易规则。 第二部分,本文着重研究的是我国股指期货的跨期套利。首先,本文针对通过近期期货合约IF1301和远期期货合约IF1302的一分钟价格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可以进行配对。第二步,本文利用持有成本模型对近期合约和远期合约的理论价差进行推导,,并通过IF1301和IF1302的一分钟价格数据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远期期货与近期期货的实际价差往往高于理论价差。第三步,分别针对基于价差标准差建立的交易规则和基于无套利区间建立的交易规则进行实证分析比较。最后得出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跨期套利策略中基于无套利区间的交易规则要优于基于价差的标准差建立的交易规则的结论。 综上,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存在采用配对交易策略获利的空间,并且基于无套利区间的交易规则相对基于价差的标准差的交易规则来说可以使得投资者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本文的实证研究都是以一分钟价格数据为样本,属于高频数据。
【关键词】:股指期货 期现套利 跨期套利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8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12
- 1.1.1 研究背景8-11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评述12-16
- 1.2.1 配对方法的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交易规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15
- 1.2.3 文献综述简析15-16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16-18
- 第2章 配对交易的相关理论基础18-27
- 2.1 配对交易的定义18
- 2.2 配对交易的步骤18-23
- 2.2.1 筛选配对对象18-23
- 2.2.2 确定交易规则23
- 2.3 配对交易的评价指标23-24
- 2.4 配对交易的种类24-26
- 2.4.1 期现套利24
- 2.4.2 跨期套利24-25
- 2.4.3 跨市套利25-26
- 2.4.4 跨品种套利26
- 2.5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期现套利策略研究27-58
- 3.1 沪深 300 股指期货相关概念27-31
- 3.1.1 股票指数27-28
- 3.1.2. 股指期货28-29
- 3.1.3 沪深 300 股指期货29-31
- 3.2 期现套利的原理和步骤31-33
- 3.2.1 期现套利的原理31
- 3.2.2 期现套利的步骤31-33
- 3.3 现货的构建33-40
- 3.3.1 构建现货标准33-34
- 3.3.2 现货的构建方法34-36
- 3.3.3 ETF 构建现货的实证研究36-40
- 3.4 期现套利的持有成本模型40-44
- 3.4.1 持有成本理论40-42
- 3.4.2 持有成本模型实证42-44
- 3.5 基于价差标准差的交易规则44-46
- 3.6 基于无套利区间建立交易规则46-57
- 3.6.1 中国股指期货的无套利区间46-53
- 3.6.2 无套利区间建立的交易规则的实证研究53-57
- 3.7 本章小结57-58
- 第4章 跨期套利策略研究58-72
- 4.1 近期期货和远期期货58
- 4.2 跨期套利的原理和步骤58-59
- 4.2.1 跨期套利的原理58-59
- 4.2.2 跨期套利的步骤59
- 4.3 跨期套利配对关系检验59-62
- 4.4 跨期套利的持有成本模型62-63
- 4.4.1 持有成本模型理论62
- 4.4.2 持有成本模型实证62-63
- 4.5 基于价差的标准差建立配对交易规则63-65
- 4.6 基于无风险套利区间建立配对交易规则65-71
- 4.6.1 无风险套利区间推导65-67
- 4.6.2 无套利区间交易规则的实证研究67-71
- 4.7 本章小结71-72
- 结论72-73
- 参考文献73-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78-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白兰;;试析LOF基金套利模式及套利机会[J];财会月刊;2011年09期
2 王宝森,郑丕谔,李秋英;股票指数期货定价与套利实务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张俊喜,张华;解析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J];金融研究;2002年12期
4 张敏;徐坚;;ETF在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的现货组合中的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5 蔡燕;王林;许莉莉;;基于随机价差法的配对交易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08期
6 韩广哲;陈守东;;统计套利模型研究——基于上证50指数成份股的检验[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5期
7 田美玉;宋丽娜;;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3期
8 麻晋超;苏铃;;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与期限套利分析[J];知识经济;2011年23期
9 钟百奇;;如何在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中构建现货组合[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8期
10 彭舒怡;;基于GARCH模型银行股配对交易研究[J];知识经济;201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虞红霞;中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高频数据的我国股指期货配对交易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42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