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地理格局:特征及战略选择
本文关键词:四川经济地理格局:特征及战略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地理 首位城市 区域差异 产业集聚地区 专业化
【摘要】:重塑经济地理格局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和打破分割是重塑经济地理格局的主要驱动力。本文基于首位度、锡尔系数和区位商分析了四川经济地理特征。研究表明,城市首位度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专业化水平差异明显是四川经济地理的典型特征。结合四川各地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状况,文章提出重塑四川经济地理格局应坚持实施支持成都率先发展、多点多极支撑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并行、加强区域协调合作的发展战略。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消费提升路径与机制研究”(14ZDA052)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经济结构改革系列研究”重大项目“成德绵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2016JGX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文化消费增长的动力机制及实证研究”(JBK160715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9.9
【正文快照】: 引言 伴随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重塑经济地理格局成为协调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世界银行发布的《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从密度、距离、分割三个特征论述了世界经济地理变迁及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陆铭;;求解“不可能三角”:理性、公正与效率[J];探索与争鸣;2015年10期
2 胡鞍钢;;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和世界经济地理[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年04期
3 盛丹;王永进;;产业集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的融资成本——来自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3年06期
4 蒋媛媛;;中国地区专业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990~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5 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6期
6 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7 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8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9 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启慧;杨洋;;安徽省工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年12期
2 赵宇;李剑;;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效率与区域差异[J];经济问题;2016年12期
3 陆长平;罗翊;吴诗锋;;货币政策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异质性响应的视角[J];当代财经;2016年12期
4 马传慧;阮永平;郑凯;张君子;;银行甄别机制、货币政策与信贷资源流向[J];国际金融研究;2016年12期
5 栾胜基;彭庆宇;;中国环境质量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各省自然保护区数据的经验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年12期
6 孙豪;毛中根;;四川经济地理格局:特征及战略选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12期
7 杨青龙;刘双;;交易成本变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文献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12期
8 王晓莉;戴尔阜;朱建佳;;赣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6年06期
9 陈博;倪志良;;税收竞争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非线性作用研究——基于动态面板与门限面板模型的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12期
10 谭清美;陆菲菲;;Ellison-Glaeser指数的修正方法及其应用——对中国制造业行业集聚的再测度[J];技术经济;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铭;向宽虎;;破解效率与平衡的冲突——论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04期
2 罗德明;李晔;史晋川;;要素市场扭曲、资源错置与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3 蒋媛媛;;中国发展转型中地区专业化格局的演进[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01期
4 章元;刘修岩;;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08年03期
5 苗长青;;中国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工业两位数数据上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6 林秀丽;;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与省区工业产业发展[J];经济评论;2007年06期
7 郭志仪;姚敏;;我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J];经济管理;2007年15期
8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陈建军;胡晨光;;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一个基于长三角产业集聚演化的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费希杰;改变沿海经济地理格局的三大工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年04期
2 杨兴礼;;西亚工业地理格局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3 钦林威;;一个城市的远见[J];商周刊;2010年18期
4 魏丽英;论近代西北市场的地理格局与商路[J];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5 李小波;;中国山水 这边独好——西部命脉的地理格局解读[J];西部广播电视;2010年Z3期
6 高鑫;梁振民;魏冶;;国内产业转移背景下重庆对外贸易的地理格局[J];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04期
7 李光正;当代世界经济贸易地理格局及其形成的地缘基础[J];世界地理研究;1994年01期
8 胡志丁;刘玉立;胡浩;葛岳静;;建构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以战后日本崛起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10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谋;深圳拟对小汽车征收“拥堵费”[N];人民日报;2007年
2 司徒尚纪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许桂灵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地理环境催生岭南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襄樊市委书记 唐良智;寻找经济地理格局中的坐标[N];湖北日报;2009年
,本文编号:1228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22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