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贫困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兼论东西部城市的异同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城市贫困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兼论东西部城市的异同 出处:《人文地理》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贫困空间分布和演变 影响因素 重庆市 东部城市 西部城市
【摘要】: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重构背景下,城市贫困空间特征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西部城市重庆为例,探讨贫困空间的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并兼论与东部城市的异同。研究显示,在重庆市层面,贫困空间分布差异扩大,都市区得到较大程度改善,渝东北偏远县城则逐渐恶化。在都市区层面,贫困空间分布非均衡性较强,与老城区、工业及其配套居住区耦合。这种特征受到"体制"和"市场"因素的系统作用,体制因素是历史空间继承、早期住房政策与分配制度、城市规划对保障住房的布局引导;市场因素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内城选择性更新等。根据西部城市的贫困特征,反贫困政策应该重点促进都市区局部地区和偏远辖县区的发展。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itie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over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urban geography research. This paper takes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poverty space. Evol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also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the eastern city. The study shows that in Chongq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verty has expanded, the metropolitan area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In the level of metropolitan area,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verty is not balanced, and the old urban area. Industry and its supporting residential areas are coupled. This characteristic is systematically affected by the "system" and "market" factors.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are historical space inheritance, early housing polic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Urban planning to ensure the layout of housing guidance; Market factors are reflected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selective renewal of the inner city, etc.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verty in western cities. Anti-poverty policy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tan areas and remote countie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城市化研究院;四川省广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06,41130747)
【分类号】:C912.81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深化,带来城市贫富分化,并导致居住空间分异。城市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并在特定地域集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研究城市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推进城市社会空间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高攀;;城市“贫困聚居”现象分析及其对策探讨——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01期
2 袁媛;许学强;;国外城市贫困阶层聚居区研究述评及借鉴[J];城市问题;2007年02期
3 袁媛;许学强;;广州市城市贫困空间分布、演变和规划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4期
4 陈果,顾朝林,吴缚龙;南京城市贫困空间调查与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5期
5 袁媛;吴缚龙;许学强;;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6 马清裕,陈田,牛亚菲,钱志鸿;北京城市贫困人口特征、成因及其解困对策[J];地理研究;1999年04期
7 刘玉亭;吴缚龙;何深静;李志刚;;转型期城市低收入邻里的类型、特征和产生机制:以南京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6年06期
8 袁媛;许学强;薛德升;;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J];地理研究;2008年03期
9 隋文娟;刘筱;廖悲雨;王铮;;贫困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规律及其管治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02期
10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扶生;上海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巧艳;;对城市住区高密度发展分布规律的几点认识[J];安徽建筑;2008年02期
2 柴彦威,龚华;城市社会的时间地理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陈光金;;中国城镇贫困的主要经济社会特征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张景秋;北京市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景秋,蔡晶;北京市中心商务区发展阶段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叶立梅;北京经济活动区位演变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7 王凯珍;中国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8 王涵;黄丽;;城市滨水旧区空间重构的瓶颈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长风新村街道沿河旧住区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童舒静;;产业发展视角的城市贫困剖解:以西安纺织城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10 李晓蕴;朱传耿;;我国对城市社区分异的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从伟;安悦;;基于GIS的上海中心城区法律援助机构分布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姚康;杨永春;;基于企业视角的兰州市制造业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余佳;;大都市居住空间分异:顺其自然还是主动限制[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4 袁媛;王磊;许学强;;基于社会剥夺理论的城市贫困空间研究体系[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邹兵;周丽亚;张建荣;;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供应模式与空间布局探究——以深圳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熳莎;;“地下”与“地上”:聚焦北京一种特殊的“混居”社会空间[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苟倩莹;李志刚;;不同管制下的“北上广”城中村外来人口居住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8 陈睿;;基于不同产城互动机制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策略[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滕珊珊;;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下的社会-空间状态——以南京鼓楼地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3年
10 孙国春;徐煜辉;吕彦柯;;重庆市主城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适宜度评价体系研究[A];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温震;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4 高卫东;欧美杨不同品系苗木蒸腾耗水特性及节水灌溉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吴娅丹;空间形塑与日常生活实践:汉口内城社会生态及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志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旭;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左长安;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静;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戎天美;我国教育发展对贫困变动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韩威;青岛城市空间的形成及其初期嬗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韩秀伟;城市居住空间贫富分异现象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6 赵倩;曲阜市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温富荣;昆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吴庭;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制度建设与市场协调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卢崇望;公共建筑边缘空间景观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张华;郑东新区CBD(中央商务区)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旭生;;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J];北方经济;2006年09期
2 王大超;转型期中俄贫困问题的比较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4期
3 徐晓军;我国城市社区走向阶层化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两典型住宅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4期
4 虞蔚;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J];城市规划;1986年06期
5 塔斯林·沙库 ,于立;发展中国家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住房的几种方式[J];城市规划;1990年01期
6 邱友良,陈良;外来人口聚集区土地利用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J];城市规划;1999年04期
7 饶小军,邵晓光;边缘社区:城市族群社会空间透视[J];城市规划;2001年09期
8 许学强,周素红,林耿;广州市大型零售商店布局分析[J];城市规划;2002年07期
9 李志刚,吴缚龙,卢汉龙;当代我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对上海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10 吕露光;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扶生;上海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宁莺,吴缚龙;就业与保障的背离——新城市贫困形成的深层原因[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周群英,杨金刚;透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贫困[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周群英,杨金刚;解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J];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刘建芳;美国的城市贫困与反贫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张小军;裴晓梅;;城市贫困的制度思维[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6 赵明霞;张龙;徐娟秀;;中国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分析[J];社科纵横;2006年05期
7 高嵘;;我国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12期
8 王莉丽;;城市贫困:现状及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9 李敏;;城市贫困的政策回应:实践与反思[J];学术交流;2008年03期
10 胡立杰;;我国城镇贫困问题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叶海云;;迁徙政策、城市贫困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龚立新;解栋栋;;我国全面小康背景下城市贫困标准问题探讨[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茵;万广华;;全球化加剧了城市贫困吗?[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总第23期)[C];2006年
4 罗竞哲;沈建桑;;解决小城镇贫困问题应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晓莉;城市贫困:发展隐忧与出路抉择[N];西安日报;2006年
2 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学部教授 宋圭武;城市贫困应引起重视[N];甘肃日报;2014年
3 记者 张向辉;切实改善城市贫困群众生活 着力破解居民衣食住行难题[N];渭南日报;2014年
4 之文;应对城市贫困挑战[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丽娟 孙贤迅;消除城市贫困 全面实现小康[N];中国改革报;2004年
6 李实;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其原因[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张丽霞 李新涛;向城市贫困“宣战”[N];中国社会报;2002年
8 司选辉;关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城市贫困[N];中国信息报;2004年
9 ;不能忽视城市贫困[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10 张贵峰;“城市贫困”考验政府扶贫智慧[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冬民;城市贫困:从社会排斥角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3 赵琪;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云虹;中国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朱莹;城市贫困人口动态分析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程胜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舒静;我国城市贫困的成因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李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及其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胡晓红;转型期西安市城市贫困空间分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屠国玺;城市特权—城市贫困研究的新视角[D];兰州大学;2006年
5 赵晟;试论城市贫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山西大学;2006年
6 唐芸霞;我国城市贫困与社会保障制度[D];武汉大学;2004年
7 吕陈;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状况及其特征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
8 谢飞;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溪;西安市新城市贫困空间格局及形成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梁汉媚;城市贫困空间分异与脱贫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76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37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