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北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出处:《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金融 人均GDP 金融相关比率 存贷比率 投资水平
【摘要】: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成为更加值得关注的话题。基于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东北地区1983—2013年金融相关比率、存贷比率和投资水平与人均GDP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是区域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东北地区在金融产值贡献、金融总量以及投融资规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并与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因此,在"新常态"下更应该全面优化东北区域金融结构,提高区域金融效率,以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的增长,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economy entering the "new normal", it is more worthy of attention to revitalize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and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finance and economy based on VAR model. Using Granger causality test, impulse response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the financial correlation ratio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1983 to 2013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deposit and loan ratio, investment level and GDP per capit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ts economic growth, but the Northeast region contributes to the financial output value.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finance and the scale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and there is a big gap with the developed regions. Therefore, under the "new normal", the Northeast regional financial structure should be optimized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he regional financial efficiency should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ensure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sustainable growth, to achieve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
【基金】:辽宁省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资助(NNAC201419)
【分类号】:F832.7;F127
【正文快照】: 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推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十一五”时期,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全面实施,东北金融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14年“新常态”的提出,也恰逢“三期叠加”,又为东北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将现有区域存在的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纪明辉;吴伟;;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高辉;;健全和完善东北地区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J];商业经济;2010年10期
3 杜莉;顾洪梅;;构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支持体系的实证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4 张亮;衣保中;;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评价与发展对策[J];税务与经济;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张智玮;;低碳经济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的契机[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6期
2 刘贵清;支大林;;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金融支持的对策与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1期
3 张友祥;支大林;孙晓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系统性融资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张丽琨;王秀珍;;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创新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24期
5 孙晓羽;支大林;;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度量及收敛趋势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徐景峰;廖朴;;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资金供给角度[J];财经论丛;2014年03期
7 史恩义;;风险资本发展与高技术产业成长[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05期
8 虞文美;杜亚斌;曹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安鹂;;电子商务企业产融结合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14年06期
10 章洪量;封思贤;;金融脱媒对我国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成思;朱越腾;;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与利益集团困局[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张杰;李克;刘志彪;;市场化转型与企业生产效率——中国的经验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3 钱先航;曹廷求;李维安;;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A];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暨宏观经济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茗;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尚艳;东北区域金融产业成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俊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银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天阔;基于城镇网络体系的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孙毅;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亮;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撑能力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雷日辉;金融发展与出口绩效[D];湖南大学;2013年
8 李海超;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许可;中国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余玲铮;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莉;南昌金融业发展战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响;低碳经济视角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D];南昌大学;2010年
3 刘博;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1年
4 韩青;辽宁沿海城市群的区域价值与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正栋;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杜宁宜;辽宁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7 郭宝莹;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金融支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孙士金;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0年
9 任延;东北经济振兴的金融支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10 吕长征;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关系[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钊;王舒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2 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7期
3 韩大海;张文瑞;高凤英;;区域金融生态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机理[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4 孙英隽;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与金融鼎力支持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5 郑瑶;毛珍珍;;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6 胡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7 陈柳钦,曾庆久;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10期
8 谢太峰;王子博;;京沪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相关建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3期
9 杜莉;王鹏;袁春旺;;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生态考评[J];经济纵横;2006年14期
10 谢太峰;;关于金融生态内涵与评价标准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刘贵生;吴兴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问题[J];中国金融;2007年21期
2 陈曙莲;;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措施[J];经济师;2008年09期
3 何晓夏;章林;;论区域金融发展模式的选择[J];时代金融;2009年12期
4 史进学;陈文新;;新疆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0年06期
5 李雅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最新研究述评[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6 田菁;;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特点及政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7 吴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性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9期
8 张中锦;杨永杰;纪明;;基于自组织视角的区域金融发展研究—以江苏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9 屈耀辉;杜亚斌;傅元略;黄莲琴;;上下游企业的信任与赊销战略——兼论区域金融发展的干扰效应[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10 张红伟;;我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2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乔海曙;喻翔宇;冯琴;;洞庭湖区域金融发展战略:从“资金高地”到“金融洼地”[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2 沈沛龙;降刚;;首都经济圈建设中区域金融发展研究[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陈高;;空间计量视角的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收敛关系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4 钱方明;虞锡君;孙克;;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以长三角16城市为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区域金融发展[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 高小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精神推动区域金融发展[N];金融时报;2013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彭国华 实习生 魏可非 郭家轩 梁少兰;区域金融发展:“五指齐抓”还是“重拳出击”?[N];南方日报;2013年
3 记者 刘乐平;浙大金融研究院和浙江金融研究院成立[N];杭州日报;2010年
4 实习记者 陶杏芳 本报记者 钟良;专家称:我国区域金融发展“马太效应”趋势明显[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5 张建政;加快东北区域金融发展的意义[N];吉林日报;2006年
6 张建政;以新理念促进东北区域金融发展[N];吉林日报;2007年
7 吴文军 张中石;中国金融大格局(二)[N];中国财经报;2013年
8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朱民;支持区域金融发展[N];延边日报;2009年
9 牛远征 韩冬燕;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金融发展中作用[N];金融时报;2003年
10 钱进邋章永哲;共商区域金融发展大计构建区域金融合作平台[N];上海金融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桂良;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暨南大学;2011年
2 朱建芳;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3 孙晶;中国区域金融发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董绳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陈文哲;金融发展指标设计与区域金融发展度量[D];南开大学;2014年
6 李敬;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伟;河北省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2 王培江;浙江省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罗莉;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郭叶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齐梅英;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何文举;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7 张庆鹏;江苏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付冠英;四川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焦婧;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10 祖桂霞;广东省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76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376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