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财政支农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效应分析:1981-2013——基于陕西省县际多维要素面板数据的实证

发布时间:2018-01-14 23:14

  本文关键词:财政支农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效应分析:1981-2013——基于陕西省县际多维要素面板数据的实证 出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财政支农 农民人均纯收入 面板数据模型 经济效应


【摘要】:从新经济增长及新经济地理增长理论研究视角,采用县际面板数据模型方法,结合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选取多项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指标,测算了多维要素协同作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效应,检验结果显示:1981-2013年陕西省劳动力、农村人力资本、财政支农、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正向促进效应,财政支农的正向促进效应最为显著,长期以来,财政支农成为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Abstract]:From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and new economic geography growth theoretical research perspective using the panel data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is actual, select a number of effects of farmers' income growth index, calculated the multidimensional elements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effect of farmers per capita net income growth,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1981-2013 years of labor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rural human capital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the positive effec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long-term since, fiscal expenditure become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farmers per capita net income growth.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财经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XKS020)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点研究基地计划项目(12JZ010) 陕西省2014年科技计划项目(2014KRM02)
【分类号】:F323.8;F812.8
【正文快照】: 解决好“三农”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陕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在“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杜云;周红刚;;我国财政政策的路径演化与效率检验——基于改革开放30年来微观经济数据和经验[J];财经研究;2009年01期

2 李燕凌;欧阳万福;;县乡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3 李佼瑞;徐书雅;;陕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比较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4 蔡f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小舟;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任伍;赵国钦;杨焕城;;中国农民“干多得少”的制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周才云;;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发展滞后现状、成因及对策[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3 刘振彪;;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4 李文星;袁志刚;;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回顾与总结[J];当代经济;2010年11期

5 黄飞雪;安辉;赵建伟;;基于协整一体化的EPS与股价相关性比较——以辽宁和山东的上市公司为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何一鸣;罗必良;;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修正[J];当代财经;2012年03期

7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J];当代文坛;2011年06期

8 林森;张亚斌;;我国省际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9 肖卫;朱有志;;农民专业化合作的产生与效率的实证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陈建国;罗文;凌立文;余平祥;;基于能值的中国农业价值解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何一鸣;罗必良;;中国农地产权管制放松的制度效应:假说及其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袁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鹏;;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来自贵州的证据[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5 楚成亚;;公民权视角下的农村社会政策[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邵慰;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权家敏;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杨;中国财政支出空间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肖卫;有限理性、契约与集体行动:中国农民合作的产生与效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徐秉晖;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法[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何建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聂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何爱;诱致性技术、制度创新与战后菲律宾农业发展[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周才云;我国“三农”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荣鑫;农地家庭经营法权关系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魏清权;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晓婧;中国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燕玉杰;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俊英;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效应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6 许子文;财政支出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牟海云;市场转型过程中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经济行为的制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白佳飞;统筹城乡下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牛晓钢;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D];山西大学;2011年

10 吴益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康;我国财政政策的简要回顾与效应评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马国贤,王金安;准公共产品提供与农业综合开发政策优化思考[J];财政研究;2000年04期

3 马国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7年10期

4 童本立;振兴国家财政的思考[J];财政研究;1996年01期

5 童本立,马国贤;绩效预算、单一财政账户和政府采购是构建我国公共支出体系框架的三项核心制度[J];湖北财税;2000年08期

6 黄小舟;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7 李建丽;赵占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J];发展;2008年05期

8 黄季q;杨军;;中国经济崛起与中国食物和能源安全及世界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9 黄小舟;;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黄季q,胡瑞法;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变化与政府的科研投资方向[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玉玲;[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米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集聚差异性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煜灵;“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宜作为向农民征收税费的依据[J];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15期

2 ;点题服务[J];农村天地;2001年02期

3 何良友;“高收入”的启示[J];江苏农村经济;2001年08期

4 肖立新;;“增、降、减、控”四位一体努力提高凉山州农民人均纯收入[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沈成祥;;发展特色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J];新农村;2001年04期

6 张磊,罗蓉;培育农村核心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J];贵州农业科学;2002年S1期

7 杨玉芳 ,马明科;农民人均纯收入数字有水份[J];河南省情与统计;2002年03期

8 周杰文,段一群,祝影;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区际差异分析[J];理论月刊;2003年01期

9 柴世民;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指标因素分析[J];山西统计;2003年05期

10 孙金民;一月关注[J];河南税务;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民;;提高海西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找出新的增长点[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2 吴云勇;;辽宁省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选择分析——基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系数的视角[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李婷婷;龙花楼;;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演变格局研究[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4 ;爱德生态扶贫项目龙东示范屯实施情况简介[A];中国西南石山地区第四次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研讨会专辑[C];2002年

5 丁静之;;基础教育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非农产业选择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谢培秀;;对安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几个问题的思考[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庆义;;对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4年

8 徐鸣;;在推进“四化同步”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A];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道路——2013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3年

9 林峰;谭景玉;臧军;杨万江;骆勤;聂献忠;阮文秦;张若健;钱伟烈;王静;正处强;吴伟;徐晓;叶茂;吴育良;宋炳荣;丰骏;朱琳;;浙江农村扶贫问题研究——百乡扶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C];2004年

10 ;农村敬老助老蔚然成风[A];农村养老保障专集——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八)[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通;大连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辽保持“七连胜”[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高建锋;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记者 李兵 通讯员 江志军;省城农民人均纯收入4917元[N];山西日报;2007年

4 张树华 刘利萍;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118元[N];石家庄日报;2006年

5 通讯员 杜丽彦;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65元[N];四平日报;2006年

6 实习记者 夏平容;1至7月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逾两千元[N];雅安日报;2007年

7 任红兵;易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200余元[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8 高亮 张朝晖;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N];珠海特区报;2006年

9 记者 李兵;太原农民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N];山西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王军政;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5%[N];咸阳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任丽烨;咸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志慧;我国区域农村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25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425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0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