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路径及其实现方式——基于东莞各镇与沙洋后港镇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03 13:40

  本文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空间结构 内生型工业化 城镇化质量 出处:《江汉论坛》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如何提升城镇化质量是城镇化的关键,而产业发展类型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因素。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制度政策等因子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当中产生了制度创新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内生型产业的发展,进而通过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提升了城镇化质量。广东东莞各镇和湖北沙洋县后港镇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外部冲击下的不同发展轨迹,证实了城镇化质量与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和内生型产业发展间的内在联系。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政府提供适当的资金和基础设施,扶持内生型产业发展和促进本地要素禀赋结构的动态演进,并在企业家和政府的制度创新驱动下提升城镇化质量。
[Abstract]: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s the key to urbanization, and the typ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nstitutional policies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spatial structure have produc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spillover effects,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ndogenous industries. Then through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scale econom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Guangdong Dongguan Town and Hubei Shayang County Hougang Town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under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hs. It is proved that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s related to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dogenous industries.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funds and infra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endogenous industries and promote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local factor endowment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driven b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entrepreneurs and government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质量安全评价与网络预警方法研究”(11&ZD15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产品质量与中国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2012YB04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299.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议题,学者们也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城镇化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简新华等(2004)指出,城镇化与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应该适度同步1;辜胜阻等(2012)认为没有产业集聚和工业化支撑的城镇化难以为继2;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新华,向琳;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2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J];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3 齐讴歌;赵勇;王满仓;;城市集聚经济微观机制及其超越:从劳动分工到知识分工[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1期

4 徐维祥;唐根年;陈秀君;;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6期

5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6 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7 胡军,盛军锋;强制性、诱致性制度变迁及其它——兼论中国改革方式的理论基础[J];南方经济;2002年09期

8 谭崇台;;影响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要素——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J];宏观质量研究;2014年01期

9 韩东屏;;制度的本质与开端[J];江汉论坛;2014年09期

10 程虹;;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时代”转向“质量时代”[J];宏观质量研究;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军,张立平;浅析WTO框架下中国农业技术革新的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2 杨乙丹;樊志民;王庆锋;;我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的周期解释[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3 张光灿;;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之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4 周庆元;骆建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自生能力与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5 罗文宝;;重庆市秀山县农地流转现状与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6 徐桂鹏;;政策诱致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以福州市发展设施大棚蔬菜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7 吴晓燕;;土地流转制度非均衡·绩效与模式选择——基于理论与案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8 成定平;;农地利用结构的配置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戴樝;;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10 沈伟利;徐建中;;产业自生竞争力理论探析[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金成;欧阳慧;黄征学;;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2 黄少安;刘明宇;;农地产权不明晰、物权保护与经济绩效——《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王常雄;;二元农地产权、地方政府过分掠夺与失地农民策略性反应[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Justin Yifu Lin;;Was Is China's Growth Real and Is China's Growth Sustainable?[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经济学视角下的文化繁荣与交流”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李勤;;产业化发展与贵州城镇化可持续发展[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董直庆;王林辉;李富强;;我国国有资本主导型经济的治理模式:控制权结构、经济制度改革和政府有效委托[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新田;;论湖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刘东勋;;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检验——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综合考察[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9 刘战平;;发展都市农业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蒋伏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内涵的讨论与路径的选择——以两个三角洲为例的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8 李彦西;欠发达省区高等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华,徐剑;资源型城市集约化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2 许经勇;论我国的渐进式改革[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3 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J];城市规划;2003年03期

4 陈志勇;陈莉莉;;“土地财政”:缘由与出路[J];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5 李保春;;我国土地财政现象若干思考[J];财政研究;2010年07期

6 张杰;次优选择与渐进转轨[J];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03期

7 张晓平,刘卫东;开发区与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科学;2003年02期

8 吕政,郭克莎,张其仔;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9 曹建海,李海舰;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10 华民;中国渐进改革模式的三大特征[J];国际经济评论;1996年Z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政才;[N];吉林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罗连发;;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湖北省沙洋县后港镇的案例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14年01期

2 郭军;鲁定平:百姓拥戴的好镇长[J];决策与信息;2004年09期

3 江士民;;有这样一个镇财政所[J];楚天主人;1996年03期

4 李志人;林同钧;卜承庆;杨露庭;;订好规划是关键——东台市后港镇九龙村第十组调查[J];老区建设;2006年07期

5 益言,,兆新;这里电价在全市最低──对东台市后港镇农村照明电价的调查[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1996年11期

6 周立斌;;三峡古镇追溯[J];决策与信息;1994年02期

7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王金保 詹民三;后港镇“百姓档案”解忧[N];中国人口报;2010年

2 记者 杨富春 通讯员 舒兵 吴海青;沙洋多措并举扩权强镇[N];湖北日报;2011年

3 王金保 詹民三;竞相传唱“新民谣”[N];中国人口报;2010年

4 湖北妇女网;开启农村妇女致富大门[N];湖北科技报;2006年

5 张冬梅;六类特色城镇雏型现荆门[N];中华建筑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许锋利 通讯员 王金保;践行宗旨竞文明[N];新农村商报;2014年

7 记者 甘勇 苏海涛 通讯员 陈攀霄 实习生 谭谈;大规模移民外迁突破万人[N];湖北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1487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487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f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