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中部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基于ESDA和空间计量方法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5 00:33

  本文选题:经济空间格局 切入点:ESDA 出处:《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打破行政界线和市场分割,优化空间格局是我国中部地区"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借助人口加权变异系数、ESDA技术、空间截面模型和空间Durbin模型探讨了中国中部经济地理格局及相应的演变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中部地区经济核心区域的增长是以牺牲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率或发展水平为代价;第二,设定的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揭示出要素的不同作用轨迹。其中,地理距离弱化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正溢出效应,而经济距离则强化了这种正溢出效应。财政支出仍是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对本地拉动作用较强,而对周围区域较弱甚至产生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在距离上会拉动范围内区域发展,而在经济上对周围的产业发展影响不显著或会造成周围区域产业衰退现象。投资水平对周围区域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第三,人口密度、FDI水平对区域经济产生波动的效力是微弱的或不显著的。
[Abstract]:Breaking the administrative boundary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optimizing the spatial pattern is the focus of Ren Wuzhi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population-weighte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ESDA) technique. The spatial cross-section model and spatial Durbin model discuss the economic geography pattern and its corresponding evolution mechanism in central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The growth of the economic core region in the central region is at the expense of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or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adjacent region. Secondly, the three kinds of spatial weight matrices set out reveal the different trajectories of the elements. Geographical distance weakens the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while economic distance strengthens this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 But it has a weak or even negative effect on the surrounding area.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pull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within the range of distance. However, the economic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rrounding industries is not significant or will cause a regional industrial recession around the region. The level of investment has a more significant driving effect on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ird, The effect of FDI level on regional economic fluctuation is weak or in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503190) 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BK1707046)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戚伟;刘盛和;赵美风;刘振;;“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6年11期

2 蔡海亚;徐盈之;;长江三角洲物流产业发展格局及影响机理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10期

3 卢飞;刘明辉;蒙永胜;;新疆县域经济的增长模式[J];经济地理;2016年03期

4 杜鹏;韩增林;王利;于欣;肖太梁;;东北地区县区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研究;2015年12期

5 王建康;谷国锋;姚丽;陈园园;;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J];地理科学;2016年01期

6 张雅杰;金海;谷兴;叶梁倩;邵庆军;;基于ESDA-GWR多变量影响的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J];经济地理;2015年03期

7 柯文前;陆玉麒;俞肇元;王晗;马颖忆;;多变量驱动的江苏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13年06期

8 刘辉;申玉铭;柳坤;;中国城市群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及空间格局[J];地理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威;杜巧艳;李永贺;赵威;鲁丰先;周雨石;申智锋;;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2 卢飞;刘明辉;;中国中部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基于ESDA和空间计量方法的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8期

3 杨宏伟;郑洁;;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省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性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7年07期

4 崔晓美;葛京凤;刘雅楠;崔媛媛;;城市群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06期

5 狄乾斌;孟雪;;基于非期望产出的城市发展效率时空差异探讨——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7年06期

6 刘瑞娟;王建伟;黄泽滨;;基于ESDA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竞争力空间格局演化及溢出效应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年06期

7 王毅;陈娱;陆玉麒;丁正山;车冰清;;中国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动态和驱动因素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7年05期

8 李恩康;陆玉麒;黄群芳;文玉钊;;泛珠江—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J];经济地理;2017年05期

9 葛晓鹏;王庆云;;交通运输系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17年05期

10 李庆珍;;区域经济视角下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守红;蔡海亚;;长江三角洲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2 于燕;;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财经科学;2015年02期

3 马孝先;;中国城镇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12期

4 王新越;宋樝;宋斐红;于世远;;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9期

5 王芳;高晓路;;内蒙古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7期

6 白景锋;张海军;;基于EOF和GWR模型的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时空分析[J];地理研究;2014年07期

7 丁建军;;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益贫性与空间差异演变——基于2000-2011年县域数据的实证分析[J];地理研究;2014年05期

8 王健;刘荷;;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3期

9 孟德友;李小建;陆玉麒;樊新生;;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4年02期

10 吴玉鸣;;旅游经济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分析[J];旅游学刊;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瑛,蔡静;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策研究[J];求索;2003年03期

2 黄承喜 ,付春晖;湖北应做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J];政策;2003年01期

3 段远鸿;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J];发展研究;2004年11期

4 彭林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J];特区经济;2007年08期

5 杜鹰;;努力开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J];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13期

6 ;当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18期

7 葛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纵横;2009年11期

8 ;谨防中部地区经济“塌陷”[J];党政干部文摘;2000年02期

9 杜平;;区域创新——撬动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杠杆[J];学习与实践;2001年05期

10 众生;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芳;;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新途径——发展现代服务业[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凯;刘芬;;中部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探究——基于区域经济视角分析[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袁平红;武云亮;;流通服务创新:中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方向[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何宜庆;万媛媛;;次贷危机下我国长三角地区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先庆;武亮;;流通价值创造与中部经济转型的政策选择——基于等产业水平曲线的经济学解释[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劲松邋苏晓洲;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N];人民日报;2008年

2 中共湖南常德市委书记 卿渐伟;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N];经济日报;2009年

3 戴劲松邋苏晓洲;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驻站记者 成华;泽州县全力打造中部地区经济强县[N];太行日报;2012年

5 记者 耿倩;众专家为中部崛起支招[N];科学导报;2007年

6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系主任 洪涛;发展现代流通产业引领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N];消费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苏南;中部地区经济崛起指日可待[N];中国能源报;2011年

8 王南方邋杨菁 冯欣楠;更新观念创新体制实现崛起[N];长江日报;2008年

9 陈学桦;邀请更多客人感受开放河南[N];河南日报;2007年

10 田宜龙;全力以赴抓紧抓好各项准备工作[N];河南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锐;论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2 畅童娜;开放经济条件下中部地区经济整合的困境与出路[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沙文兵;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4 桂林;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张璐;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6 杨新梅;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水土资源“增长尾效”测度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8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568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b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