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RCEP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本文选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切入点:农产品贸易 出处:《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前,以多边贸易体制为核心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趋于停滞,许多国家大力发展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在加入WTO之后,也积极参与周边国家的自贸区建设。2011年,东盟提出建设RCEP的设想,并得到了中、日、韩、印、澳、新等亚洲6国的积极响应,中国能否通过参与到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建设,促进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中国如何才能在RCEP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析加入RCEP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建议对策,从而使我国在RCEP的建设中收益最大化。文章首先介绍了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以及全球贸易分析计划模型(GTAP);其次从农产品贸易规模与结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及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特点等方面对我国和RCEP各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中国加入RCEP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和RCEP各成员国的农产品综合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寻找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路径;然后采取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RCEP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的途径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通过GTAP模型模拟RCEP三种减税方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总体上来看,RCEP成员内部削减关税,有利于各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和福利水平的增长、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而且随着关税削减力度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等各指标的变动幅度也同步增加。其次,RCEP成员内部削减关税,增加了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大部分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普遍上涨,在不同关税削减力度下进出口规模和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提升了我国农产品的总体产出,但提升幅度有限。其中,果蔬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产出增加显著,动物产品、饮料和烟草的产出略有增加,谷物产品、糖类产品、油料油脂、植物纤维、奶及其制品等农产品的产出减少。我国出口日本韩国的农产品增加幅度最明显,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的动物类产品的增加幅度最大。再次,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加入RCEP对于我国果蔬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比较明显,出口增加幅度较大,但植物纤维等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的出口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贸易创造效应不显著,扩大了贸易逆差。最后,研究还发现了贸易转移效应的在RCEP多边自贸协定中的不适用性,当RCEP成员内部削关税,我国反而将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谷物和从东盟进口的果蔬产品大部分转移到美国等非RCEP国家,这与贸易转移效应理论的结论是相违背的。最后,在总结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积极参与RCEP谈判,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加快RCEP谈判进程;借助农业供给侧改革契机,加快产业升级,提升我国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认真做好RCEP谈判的研究工作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23.7;F75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桐;杨瑾;;论后WTO时代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12期
2 韩一军;;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及趋势分析[J];农业展望;2008年03期
3 韩一军;;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08年06期
4 卢煜;;中国农产品贸易面临严峻挑战[J];经济;2012年08期
5 赵阔;;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1998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动态[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9年08期
7 ;专家分析:四大因素导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年45期
8 何秀荣,Thomas I.Wahl;中国农产品贸易:最近20年的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06期
9 张淑荣;入世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2年05期
10 张利国,徐翔;美国农业政策调整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何秀荣;;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与前景展望[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何伟;;资源环境约束下对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思考[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继红;;WTO条件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振国 苏万明;专家预测,,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会成常态[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旭;中国农产品贸易将进入调整期[N];国际商报;2013年
3 黑龙江省商务厅;寒流袭来 中国农产品贸易走向何方?[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4 郑劭清;印度洋海啸 给中国农产品贸易带来什么[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范丽敏;中国农产品贸易亟须把控进口风险[N];中国贸易报;2011年
6 黄勇;“日本标准”的中国对局[N];中国贸易报;2006年
7 尹丹丹;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扩近14倍[N];中国贸易报;2006年
8 国家信息中心 栾婕;美国对中国农产品贸易顺差迅速扩大[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9 张意轩;中国农业发生三大积极变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陈达;20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将达到380亿美元[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一夫;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吴强;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变动之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宣亚南;绿色贸易保护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奕;中国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2 叶梅红;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3 吴龙;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周杏;中国农产品贸易保护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5 赵婷;TPP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影响及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6 戴璐璐;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测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7 薛坤;加入RCEP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8 程广娟;关于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分析[D];江南大学;2007年
9 王聪敏;后WTO时代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钟广洲;解读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D];外交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657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65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