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区域扶贫视域下西部民族地区媒介环境特征与媒介建设的定位目标

发布时间:2018-04-24 02:27

  本文选题:媒介环境 + 扶贫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9期


【摘要】:西部民族地区媒介问题的研究应关注区域脱贫发展的紧迫任务和背景。建立描述指标,置于媒介大环境的场域中,从媒介技术层面和媒介接触层面展开的分析认为: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媒介技术环境尚未完全形成,新媒介空间缺失较大;媒介主导形态处于滞后位置;媒介覆盖呈现明显分层性;媒介效能处于低端水平。总体来看,与当前媒介融合、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存在距离。各级扶贫战略将技术环境作为媒介建设的重点,定位于服务产业发展和区域脱贫,应对了区域经济提升的中心任务,符合扶贫的阶段性需求。但这一建设方向与区域群体媒介自觉意识和媒介运用能力总体偏低的现状之间存在偏差。扶贫战略和政策中应加大对区域群体媒介整体素质提升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Abstract]:The study of media problems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urgent task and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overty reduction .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武陵山片区农村媒介生态体系优化研究”(14XXW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公秀华;;我们需要洁净的媒介环境[J];新闻与写作;2007年02期

2 ;《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J];国际新闻界;2007年11期

3 彭春艳;;塑造媒介环境 推动油田和谐[J];学习月刊;2010年09期

4 王建磊;;警惕新媒介环境下的技术控制——腾讯与360之争的媒介环境学解读[J];新闻记者;2010年12期

5 赵鹏升;黄旭辉;;媒介环境学视域中的“走转改”活动[J];编辑之友;2012年12期

6 梁颐;;物理学视野下的媒介环境研究——媒介环境学科设计师克里斯琴·尼斯特洛姆思想评析[J];东南传播;2013年08期

7 王勇;阮拥军;徐敬宏;;新媒介环境对传统舆论引导模式的挑战及对策[J];学术论坛;2013年07期

8 丁效芳;;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广告发展——数字时代的电视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3年19期

9 李艺;媒介环境:发展与平衡[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10 张卡;;浅析食品安全报道如何构建真实的“媒介环境”[J];新闻传播;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John Hartley;;创意产业:新媒介环境下一个概念的演变(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新媒介环境下公共行政实践的新形式:微博破案[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3 谢清果;王昀;;特权现象与媒介环境关系的历史演进脉络——从“混沌”到“制衡”的结构视角[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艳玲;;浅析媒介环境下影视文化的生存与发展[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郑维东;佟菁菁;;复合媒介环境下的受众行为洞察[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6 施琳玲;;论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体情绪与科学精神——基于对泉州“婴儿被烤死事件”的分析[A];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7 邢渊渊;;新媒介环境下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策略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C];2013年

8 施琳玲;;论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体情绪与科学精神——基于对泉州“婴儿被烤死事件”的分析[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9 张萱;;媒介文本分析视角下的中国大陆地区“城市主流生活杂志”——以上海、广州、武汉三地杂志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靖 郭颖;媒介环境的失衡和平衡[N];中华新闻报;2004年

2 蒋原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媒介环境改变舆论的形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周丽锦 尹振宁;定位抑或追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高宪春;新媒介环境下舆情事件的生成及扩散[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5 魏武挥;媒体别“押注”微信[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虞宝竹;洞察复合媒介环境下的受众行为[N];中华新闻报;2009年

7 文卫华;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收视特点探析[N];中华新闻报;2007年

8 山西经济日报社 郝薇;净化媒介环境 遏制微博谣言[N];山西经济日报;2012年

9 徐绍峰;奥运加速媒体变局[N];金融时报;2008年

10 魏武挥;传统门户行至变革路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娜;新媒介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婷;儿童绘本:当下三种阅读传播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羡春辉;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网络民粹主义[D];河北大学;2015年

4 黄怡;新媒介环境中粉丝群体的身价认同建构[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何润;微电影产业链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王辰月;新媒介环境中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理论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7 陆潇恬;即时通讯工具的移动化对媒介环境的改变[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8 于婕;新媒介环境下法治微电影的传播效果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朱思毓;新媒介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童鼎阳;现代媒介环境下古风音乐的传播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94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794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2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