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河南省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

发布时间:2018-05-15 04:27

  本文选题:经济差异 + Theil指数 ; 参考:《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4期


【摘要】:以县域(含县、县级市、市辖区)为基础研究单元,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年末总人口和人均GDP为基本指标,运用Theil指数、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2005—2014年河南省县域经济的时空差异、格局演变以及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区域经济总差异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省辖市间的差异明显大于省辖市内的差异。2省辖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基本呈现出中原城市群地区和非中原城市群地区的差异;省辖市内的经济差异最大的是洛阳市,最小的是漯河市,濮阳市、焦作市、周口市、三门峡市各年份内部经济差异变化明显。3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通过Getis-Ord G*i分析发现,热点区和次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北地区,冷点区和次冷点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地区,豫西南地区冷点区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多。4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发现,二三产业比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次之。
[Abstract]:Taking county area (including county, city and municipal district) as basic research unit, choosing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otal population and per capita GDP as basic index, using Theil index, Exploratory spatial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re used to stud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pattern evolution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county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14.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in Henan Province shows a trend of "decreasing first, then increasing, then decreas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i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within the provinces. 2 the economic differences among the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basically sh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areas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non-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s, while the economic differences among the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are the largest in Luoyang City. The smallest is Luohe City, Puyang City, Jiaozuo City, Zhoukou City and Sanmenxia City. The hot spots and sub-hot spo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west of Henan Province, and the cold spots and sub-cold spo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Henan Province. The proportion of secondary and third industri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ollowed by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policy.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中心;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44) 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项目(075)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亚宁;;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1期

2 冯长春;曾赞荣;崔娜娜;;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J];地理研究;2015年02期

3 王少剑;王洋;赵亚博;;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与多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10期

4 谢磊;李景保;袁华斌;朱辉;田小琴;;长江中游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J];经济地理;2014年04期

5 茹乐峰;张改素;丁志伟;赵威;;我国西部地区市域经济的时空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2期

6 廖翼;周发明;唐玉凤;;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4年02期

7 李汝资;王文刚;宋玉祥;;东北地区经济差异演变与空间格局[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4期

8 丁志伟;张改素;王发曾;;郑州都市区镇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7期

9 盖美;张丽平;田成诗;;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3年04期

10 王芳;宋玉祥;王文刚;;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许卡;杨天英;;东北地区转型改革研究综述[J];财经理论研究;2016年04期

2 何伟纯;姜玉玲;康江江;王发曾;;河南省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4期

3 李瑞泽;姜德娟;张华;张安定;;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环渤海地区TRMM 3B42数据校正[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4 卓世昌;;乡镇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新经济;2016年20期

5 崔秀萍;;内蒙古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时间序列动态变化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6 杨水根;钟牡丹;;长株潭地区县域产业结构比较与优化探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7 冯兴华;钟业喜;陈琳;傅钰;;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分析[J];经济地理;2016年06期

8 陈佳;朱莉芬;;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年06期

9 王会战;;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10 刘群;邓晓红;刘福昌;;贵州省欠发达县域评估与扶贫开发[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慧;孙晋芳;余静;;山东省县域经济时空分异演化特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5期

2 王少剑;方创琳;王洋;马海涛;李秋颖;;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方向及影响机制[J];地理研究;2013年12期

3 谢磊;李景保;何仁伟;赵中花;史文涛;;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时空差异演变[J];城市问题;2013年11期

4 萧琛;;论中国经济升级的理论内涵与政策取向——“简政放权”“民营新政”“城镇化”与“美丽中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李广东;方创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7期

6 芦惠;欧向军;李想;叶磊;孙东琪;;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时空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6期

7 柯文前;陆玉麒;俞肇元;王晗;马颖忆;;多变量驱动的江苏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13年06期

8 王晓玲;周国富;;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化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3期

9 陈文娣;黄震方;蒋卫国;方叶林;;长江中游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时空演变特征[J];热带地理;2013年03期

10 方叶林;黄震方;陈文娣;谢慧玮;;2001-2010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方道,朱传耿,孔令平,单勇兵;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及时空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4年04期

2 方倩,崔功豪;江苏沿江地区经济差异演变及其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4年06期

3 陈砺,李晓东;新疆地州经济差异动态变化分析[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12期

4 李显惠;李永实;伍世代;;福建省山海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对策探讨[J];福建地理;2006年02期

5 蒙丽琴;;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13期

6 李春梅;徐晓晶;;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2010年09期

7 蒙丽琴;;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9期

8 吴爱军;华玲;;中部六省的经济差异现状及评价[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10期

9 董君成;;南北疆经济差异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2期

10 高志刚;新疆城乡经济差异分析与评价[J];新疆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春山;王晓珊;盛修深;刘聪雅;;广东省近15年(1991-2006)县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赵翠薇;邵维懿;;2000年以来贵州县域经济差异的驱动机制分析[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赵翠薇;邵维懿;;贵州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A];2013年西部十三省区市土地学会学术交流会交流发言材料[C];2013年

4 王晓珊;;1990年代以来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灿;石家庄市及毗邻县域经济差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佩佩;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实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3 任华东;河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贾蕾;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玉芝;江西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成因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丁鹏;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变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周红波;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爱华;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福建省地区经济差异系统分析[D];华侨大学;2009年

9 蒙丽琴;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龚莉;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及测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90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890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a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