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我国典型的区域发展模式及其经济收敛分析——基于2000-2012年我国七个典型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3 20:44

  本文选题:区域发展模式 + 比较优势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3期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区努力探索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径,由此各自形成了比较典型区域发展模式。本文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广西、四川、内蒙古七个典型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各区域的发展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各区域在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产业比较优势一直延续到了当前。通过收敛分析发现七个区域间存在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在条件β收敛模型中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港澳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特色农业部门对以上七个区域的经济收敛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进一步拉大上述区域间的差距。笔者把比较优势指标引入条件收敛后发现,假如以上区域墨守成规,依旧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会抑制区域间的经济收敛进度。
[Abstract]: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very region of our country tries hard to explore the path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thus forming a more typical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 In this paper, seven typical regions of Guangdong, Jiangsu, Zhejiang, Shandong, Guangxi, Sichuan and Inner Mongolia are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development models of each region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ustr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formed at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present. By convergenc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蟽 convergence and conditional 尾 convergence among seven regions. In the conditional 尾 convergence model, human capital, material capital,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sector can promote the economic convergence of the above seven regions, while foreign trad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wnship enterprises, Rural labor transfer and other factors further widen the gap between the above regions. After introducing the index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to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it is found that if the above regions follow the rules and still rely on the tradit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progress of economic convergence between regions will be restrained.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伍业君;张其仔;;比较优势演化与经济增长——基于阿根廷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2期

2 杨泽龙;;区域发展模式的形成研究——兼论毕节模式[J];经济与管理;2010年12期

3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4 尹伟华;张焕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计量分析[J];技术经济;2008年10期

5 蔡武;;国内外典型区域发展模式的实践与启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肖红姗;赵定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及其成因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02期

7 马怀礼;徐龙;;中国八大区域经济收敛性问题的实证研究(1978~2008)[J];时代金融;2012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庆元;骆建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自生能力与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2 杨泽龙;;我国岩溶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研究——以毕节试验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3 杨泽龙;;我国岩溶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以毕节试验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4 杨泽龙;;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5 杨泽龙;;我国西部岩溶贫困山区生态建设刍议——以毕节试验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6 杨泽龙;;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落后的人文研究——以毕节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7 沈伟利;徐建中;;产业自生竞争力理论探析[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8 王明友;王天一;;论中国30年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经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宁冬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的两难选择[J];商业研究;2005年18期

10 周丰滨;蒋明;;产业自生竞争力探析[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瑜;;毕节试验区改革开放发展经验浅谈[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Justin Yifu Lin;;Was Is China's Growth Real and Is China's Growth Sustainable?[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经济学视角下的文化繁荣与交流”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刘东勋;;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检验——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综合考察[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4 薛磊;;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互利共赢战略的微观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5 林毅夫;;中国经济转型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6 杨文举;;中国1990年以来的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基于适宜技术理论的经验阐释[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自然;;考虑人力资本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8 林毅夫;张鹏飞;;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1期(总第19期)[C];2005年

9 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效率的关系[A];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2期(总第6期)[C];2003年

10 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A];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4期(总第8期)[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3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蒲晓晔;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许娜;工资差距对技术偏向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9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张军超;发展战略、要素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失衡[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文红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及调控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李书超;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经济周期关系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赵司嘉;北京市十六区县地区差距的多元统计分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李金昊;我国西部地区技术选择路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白欢;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7 蒙大斌;企业家活动、竞争优势的演化生成与对外经济结构的转换[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丁庆蔚;战后日本制造业兴衰对中国制造业科学发展的启示[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9 高群;异质性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曹桂珍;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区域差异[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泽龙;;我国岩溶贫困山区社会发展研究——以“毕节模式”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2 陆云航;市场化与中国地区差距——基于扩展Solow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1期

3 郭熙保;;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J];当代财经;2011年03期

4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5 张向阳,朱有为 ,孙津;嵌入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以苏州和温州两地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4期

6 黄建忠;毛恩荣;;金融危机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沿海四大区域经济模式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8期

7 张建君;;发展模式和经济平等——苏南和温州的比较[J];管理世界;2006年08期

8 江小涓;;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J];管理世界;2010年06期

9 董锋;谭清美;李晓晖;;“苏州模式”、“温州模式”的协整分析与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11期

10 吴德进;陈捷;;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东亚与拉美发展模式比较[J];经济经纬;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巍;李菁;王鹏;;我国省际产业集聚与经济收敛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经验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8年05期

2 杨俊;;我国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8期

3 阮晓波;周晓津;;劳动力跨省流动与中国省区经济收敛性研究:1986—2010年[J];学术研究;2012年08期

4 张保胜;;技术距离、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收敛:一个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0期

5 杨帆;滕建州;;亚洲经济体经济收敛特征研究——异质性内生结构变化和关联性经济周期下的检验[J];经济经纬;2014年03期

6 李志宏;经济收敛学说:理论、现实与启示[J];学海;2005年04期

7 张晨峰;;我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J];经济纵横;2011年12期

8 董亚娟;;教育和健康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03期

9 张崇辉;汪劲松;;环境污染与经济收敛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2年11期

10 夏万军;;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清春;王铮;;空间相互作用下的中国经济收敛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A];经济学(季刊)第4卷增刊(总第18期)[C];2005年

3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郑斌;;基于面板数据的经济收敛性分析[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威;东亚经济收敛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淑萍;中国省域间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2 李璐;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收敛[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洁;我国省际金融发展对经济收敛性影响的经验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4 胡珊;转移支付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5 李晶;黄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6 龙浩;劳动力市场配置与区域经济收敛[D];重庆大学;2012年

7 罗超;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收敛差异化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8 李菁;我国省际经济收敛性与产业集聚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吴丹;转移支付对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10 都春燕;贸易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收敛中的作用及机制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6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26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2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