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6 09:05

  本文选题:京津冀 + 区域经济差异 ; 参考:《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05期


【摘要】: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京津冀城市群2004年和2014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ESDA方法分析了2004-201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2004年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个城市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京津冀地区合理的城市群空间布局已初现端倪,但京津与河北省内城市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京津的"大城市病"现象依然严重。为此,笔者从加速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in 2004 and 2014 was evalua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n this basi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ce betwee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from 2004 to 2014 were analyzed by using ESDA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the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integration strategy was put forward in 2004, after nearly 10 years of development, each city has achieved good development results, and the reasonabl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has appeared. However, the gap between Beijing and Tianjin and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 is still widening, and the phenomenon of "big city disease" in Beijing and Tianjin is still serious. Therefor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promoting the equalization of regional basic public service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及协同创新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456129) 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京津冀医疗联合体的激励机制及政策研究”(6390015)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开忠;浅议京津冀区域发展[J];前线;2004年12期

2 窦宗军;宋辉;李彦彪;;京津冀区域及环京津地带产业现状及发展[J];中国统计;2006年09期

3 张向阳;党胜利;刘志峰;;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09年06期

4 马海龙;;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模式选择[J];城市;2010年07期

5 ;京津冀区域经济亟待一体化[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01期

6 毛其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4期

7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50期

8 李媛媛;孙文生;;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10期

9 杨连云;石亚碧;;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河北学刊;2006年04期

10 毛其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桂荣;;关于构建制度化、常态化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的若干思考[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烁;李全起;;用系统论的观点谈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构建和发展[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文胜;;以京津冀区域合作为目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宋辉;;河北省与京津冀区域2010年产业发展对比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苏舰;王玢;赵霜;徐丽萍;;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平衡性分析——基于京津冀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卢卫;;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影响[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潘新颖;李南方;路紫;孙中伟;;意义、内容、思想与重点: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合作战略[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余冬根;;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余冬根;;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前言[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雷汉发;京津冀区域合作再提速[N];经济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朱竞若 孙秀艳 余荣华 李增辉;京津冀区域统筹治理大气[N];人民日报;2013年

3 记者 李巍;7月份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有所下降[N];河北日报;2014年

4 记者 李岩 通讯员 王庆连;我市企业尽享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便利[N];保定日报;2014年

5 孙占稳 沈东坡;京津冀区域合作研究全面启动[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6 徐飞鹏;加强交流合作共谋京津冀区域科学发展[N];北京日报;2007年

7 张魁兴;河北凸起是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关键[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8 记者 郭京泉;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研究全面启动[N];廊坊日报;2006年

9 民宣;民进河北省委持续建言京津冀区域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于宛尼;北京奥运会期间京津冀区域内进京车辆进行强制性分流[N];工人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曼;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窦宗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俏;适应性治理视阈下京津冀府际合作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张晓璞;天津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3 梅如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白超;外商直接投资对京津冀区域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王玉玉;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协同度测算及评价[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6 郭子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生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7 何赢;高铁影响下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冯海红;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格局和潜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薛海玉;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转移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10 崔雪;京津冀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36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36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e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