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到治理: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构——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
本文选题:专业管理 + 专业治理 ; 参考:《职教论坛》2015年28期
【摘要】: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需要高职院校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这意味着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应共同沟通和协调。然而,对比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专业调整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管理时以发布强制性的行政命令为主,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利益相关者在这个过程中力量薄弱。为此,需要由管理转为治理,从理念、制度到环境等方面促进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的改革,进而为构建灵活的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发挥各自的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adjust and set up specialties flexib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means that the government, societ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mmunicate and coordinate together.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adjus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can see that our government mainly issues mandatory administrative orders in management, an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not been brought into full play. Social stakeholders are weak in the proces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from management to governance, promote the reform of government, societ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concept, system and environment, and then play their respective rol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lexible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higher vocational specialty.
【作者单位】: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学科建设处;
【基金】: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中美比较研究的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构建”(编号:2013JSJG315),主持人:张晓,杨濯
【分类号】:G71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鲍嵘;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系统的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王建华;;学科、专业管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良,刘书英;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王萃萃;刘宏杰;;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建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张义忠;;《行政许可法》的善治理念与制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刘箴;论新时期我国公共决策中的公众政治参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金家厚,吴新叶;社区治理:对“社区失灵”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雷岁江;孙荣;;“村权三分,三会村治”治理机制思考——对江苏海州模式的考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7 孟雷;王彦囡;李民;宋丽芬;;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农民参与[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8 吴昕春;;治理的层次及其基本内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姚宏志;;从“敢治”、“能治”到“善治”——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跃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林钟高;于鑫;吴玉莲;;全球会计治理框架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彬辉;;新修订《环境保护法》“公众参与”条款有效实施的路径选择——以加拿大经验为借鉴[A];2014 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问题研究——2015 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张才琴;王理;;公共治理视野下环境治理模式的制度抉择[A];2014 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问题研究——2015 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思;沈阳市沈河区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建设方案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一纯;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徐怀超;社会党国际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胡德红;地方政府治理偏向对城乡一体化作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雯铮;信任、规范、网络:中国社区治理中社会资本的三维变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范亚东;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寇晓东;从碎片化到网络化:城市社区治理转型的驱动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孙映雪;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9 谢铭慧;环保政务微博的传播与治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王璐;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效果分析[D];南京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鲍嵘;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系统的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王伟廉;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划分与授权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3 方文 ,韩水法 ,蔡曙山 ,吴国盛 ,郑杭生 ,吴志攀 ,萧琛;学科制度建设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荣波;“源”与“流”:学科、专业及其关系的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11期
2 席鸿建,潘柳燕;优化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J];广西高教研究;2002年02期
3 陈遵灵;铁路技校专业设置与拓展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技能开发;2002年01期
4 姚克玲;技校专业设置应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J];现代技能开发;2002年05期
5 卢淑琴;关于大学增设和调整专业的思考[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冯和平,李莉;试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管理[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童占荣,张安莉;浅谈学科专业的改革与调整[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谈洁玉;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是推动我院持续发展的关键[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张连绪;;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开发过程及条件评价[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7期
10 何雅玲 ,陶文铨;关于建设大机械类专业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走“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立足优势、特色取胜”的专业打造之路[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马永霞;姜兴健;;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天平;;高校专业拓宽的原则探讨[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姜大源;;关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理论思考[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利红;;强专业 重合作 铸品质[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6 楚琼湘;;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的策略分析[A];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C];2013年
7 唐文山;;积极调整农牧专业设置,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建华;;专业柔性化运作 课程菜单式配置 教学分层次实施[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焕波;;浅谈校企合作-“专业工作室”实施规划方案[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10 翁国玲;;浅谈高职学院涉海专业设置[A];改革创新不停步,,攻坚克难促发展——2013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顺 记者 李素敏;“北工”用专业调整叩开市场大门[N];盘锦日报;2007年
2 张晓晶;专业设置急功近利“热门”专业就业遇冷[N];中国社会报;2006年
3 记者 李凯;越来越多大学生同抢一个“饭碗”[N];汕头日报;2006年
4 记者 赵雪;热门专业毕业生为何就业“受冷”[N];科技日报;2010年
5 ;冷冷热热话专业[N];光明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乐;管理学专业是否应从本科目录中剔除[N];文汇报;2012年
7 缪志聪;高校从此有了专业设置自主权[N];江苏教育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赵婀娜 王恬 李永宁 郑轶 马龙;专业自设,高校如何自主?[N];人民日报;2012年
9 蒋廷玉 张宁;高校新专业将接受评估[N];新华日报;2012年
10 路平;调减专业能否促就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静;市场经济下高校专业评价体系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2 丁永香;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刘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金宏伟;新生转专业的有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晶晶;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的分析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海燕;转专业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高蕾;山西省Y市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8 沈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市场化可行性的研究与探索[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9 任志乾;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吴慰;我国本科生转专业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41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4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