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质量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31 20:09

  本文选题:经济收敛 + 人力资本质量 ;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06期


【摘要】:尽管学术界已注意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可能是消除或者缩小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有效途径,但尚未得到一致结论,且分歧明显。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将人力资本定义中所包含的存量与质量概念进行区分。就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要素流动面临较强约束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存量与质量的区分将直接影响实证研究结果,人均人力资本水平或存量高低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具有重要影响。但"人均"不能等同于"同质"。所以从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生活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四个维度测度人力资本质量更合理、更可行地兼顾了在我国国情下如何量化的问题。由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质量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考虑空间效应
[Abstract]:Although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noticed that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may be an effective way to eliminate or narrow the gap i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in China, it has not yet reached a unanimous conclusion, and the differences are obvious.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the concept of stock and quality contained in the definition of human capital is not distinguished. For a large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a vast territory and a strong constraint on the flow of element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tock and qual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e level or stock of human capital per capita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narrowing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But "per capita" cannot be equated with "homogeneity". Therefore, it is more reasonable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human capital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learning ability and creative ability, living standard and medical service level. The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quality on the converg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s tested empirically by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effect is taken into account.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124.1;F24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杰;产权制度与人力资本的积极性[J];中国统计;2000年02期

2 王金营;对人力资本定义及涵义的再思考[J];南方人口;2001年01期

3 ;领导力&人力资本会议培训月历[J];中国新时代;2004年06期

4 张敦富;;《区域人力资本研究》评述[J];地理学报;2006年03期

5 林磊;;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转化机制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7期

6 林根祥;余飞;;论人力资本的积累[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07期

7 邹标;杨保利;;从分享企业剩余角度理解人力资本的内涵[J];商场现代化;2007年03期

8 周艳;;论人力资本的内涵与分类[J];科技广场;2007年02期

9 刘汉辉;李磊;;论人力资本充值:一种新的人力资本投资理念[J];生产力研究;2007年14期

10 宋文利;;人力资本及其作用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谌;;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型人力资本效应的实证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任建华;;人力资本的完整与残缺范畴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焦斌龙;;人力资本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存量效应[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5 马跃如;白勇;夏冰;;我国创新型人力资本技术效率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8系统工程方法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C];2014年

6 仉建涛;;略论我国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及其开发[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7 武萍;;就业谋职过程中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与辽宁地区可持续就业)[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8 陈洪安;王梓臻;;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年红;张焕明;;追赶战略、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趋同[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10 王金营;解苗苗;;首都经济圈推进中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实证分析[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汉辉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 李磊;强化人力资本“充值”理念[N];中国人口报;2008年

2 江苏省人事厅政策法规处 张永yN;人力资本附加值的提升之路[N];新华日报;2009年

3 记者 何农;比利时投诉德国“人力资本倾销”[N];光明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陶筠;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从企业开始[N];市场报;2002年

5 王梅;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N];深圳特区报;2005年

6 周莹邋王文彬;信息时代人力资本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三个前提[N];中国人事报;2007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义平;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N];人民日报;2006年

8 宋媛;1985-2007年,中国总人力资本增加3倍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张永yN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大力开发人力资本的附加值[N];中国人事报;2010年

10 史钟坤 朱铁钢;怎样建立中国的人力资本运行机制[N];工人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涛;异质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李荣杰;资源环境约束下人力资本驱动经济低碳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李婷婷;论中国的收入不平等,,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唐棠;隐性人力资本与中国收入差距[D];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

5 姜玉鹏;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6 胡伟清;无形人力资本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王德劲;我国人力资本测算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胡类明;中国高新区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李广科;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付宇;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陕西人力资本筹集机制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娄之歆;基于人力资本再生产的人力资本维护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宫真真;河北省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葛寅;从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本红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彭雪梅;家庭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对“80后”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陈天公;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7 肖菲;异质性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8 黄佳斌;人力资本对浙江省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9 穆君婉;江苏省高层次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10 柴志宏;健康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61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61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4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