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经济发展差异 + 影响因素 ; 参考:《改革与战略》2017年05期
【摘要】:文章在综合考虑桂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内涵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城镇化程度、科技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等5个方面构建了桂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对桂西民族地区30县(市、区)经济发展差异状况进行了综合测度与类型划分,并依据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与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工业化进程、城镇化程度、科技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提高桂西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效率,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estern Guangxi ethnic area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index system for the evaluation of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ethnic areas of Western Guangxi from 5 aspects, such as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degree of Urbanization,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of 30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are measured and classified, and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among the variable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degree of urbanization,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to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 of the people in the Western Guangxi ethnic region,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area.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achieving regional equilibrium,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百色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基金】:广西高校科研项目“桂西资源富集区优势资源开发生态承载力评价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3YB142) 广西科技厅“桂西(百色、河池)生态环境旅游和养生资源开发的科技支撑研究”(项目编号:1517-09)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建;房俊峰;;河北山东两省经济发展差异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2 李海蒙,端木捷;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分析[J];理论学习与研究;1998年02期
3 付桂生;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04年01期
4 王然;;试析南北美洲经济发展差异产生的根源——以美国和巴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5年12期
5 孙霞;;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化及对策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司金銮;胡章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协调对策创新——以江苏为例的实证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代琳琳;;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8期
8 高鸿鹰;武康平;;“集聚中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程度变化[J];生产力研究;2007年16期
9 杨晓波;;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剖析——从制度视角观察[J];山东经济;2007年06期
10 杨冬梅;;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制度解析[J];东岳论丛;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英;李世平;;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世英;;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对策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3 赵映慧;修春亮;;振兴东北前后哈尔滨市下辖县经济发展差异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春梅;吴启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政治周期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沈正平;翟仁祥;;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协调研究——兼与鲁南和中国东西部地区的比较[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杜瑜;徐建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R/S分析——兼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再平 何勤华;会东:发挥优势彰显特色 做强县域经济[N];四川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朱志升 特约记者 严鹏举 通讯员 范银菊;温宿经济综合实力一路走高[N];阿克苏日报;2009年
3 李乐;“换届经济 ”预热 “第三梯队”集体发力[N];中国经营报;2008年
4 记者 陈玮;兰州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近八成[N];兰州日报;2012年
5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迅雷 主持 于勇;中国经济是否回升看东部[N];上海证券报;2012年
6 王式跃;对宁波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唐朱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俄罗斯经济:亮点和暗流共存[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郭晓静;重庆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超过80%[N];西部时报;2012年
9 杨永华(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郭洪涛(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正虎(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春才(作者系韶关学院政治系经济学副教授) 张华初(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善驭市场经济方能执政兴国[N];南方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郭晓静;我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超过80%[N];重庆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晖;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分析[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胜德;云南省纵向岭谷核心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程小芳;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卢丽春;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4 陈小勇;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5 纪誉;潍坊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虞囝;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耿伶玉;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立锋;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左聪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周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成因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12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01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