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金融排斥及其收敛性——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金融排斥 + β绝对收敛 ; 参考:《武汉金融》2015年04期
【摘要】:本文使用2003~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保险业纳入测算金融排斥指数的指标体系,采用σ收敛和空间计量β收敛两种分析方法对我国金融排斥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金融排斥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各地区金融排斥程度较严重且差距较大;与2003年相比,2012年金融排斥指数均值仍为0.69,说明目前该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中国地区间金融排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必然影响各省金融的平衡发展,从而加大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深化商业保险服务和重点发展排斥程度较重的地区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from 2003 to 2012 are used to study the convergence of financial exclusion in China by means of 蟽 convergence and spatial metrological 尾 converg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obvious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f financial exclusion in all provinces of China, and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exclus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is serious and the gap is large. Compared with 2003, the average financial exclusion index in 2012 is still 0.69, indicating that the problem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alleviate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exclusion among regions in China, which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finance in various provinces, thus increasing the gap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various regions of China. Deepening commercial insurance services and developing areas with high levels of exclusion can help alleviate the problem.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尚梅;李勇;庞玉锋;;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保险研究;2009年01期
2 田霖;;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3 李春霄;贾金荣;;我国金融排斥程度研究——基于金融排斥指数的构建与测算[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4 高沛星;王修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4期
5 吴玉鸣;;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6 田杰;陶建平;;农村金融排除的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来自中国1728个县(市)的数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12期
7 胡宗义;袁亮;刘亦文;;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热;;中国保险业税收的制度、效应及完善机制探析[J];保险研究;2011年01期
2 张风科;;中国保险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12期
3 沈扬扬;;中国保险业区域不平衡发展研究——基于修正数据的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3期
4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5 许德友;梁琦;;县域出口贸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6 康锋莉;;税收竞争的空间相关性和FDI效应:一个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7 孙建;吴利萍;;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区域研发宏观效应评价[J];西部论坛;2010年01期
8 阚大学;罗良文;;我国城市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0年03期
9 田杰;陶建平;;社会经济特征、信息技术与农村金融排除——来自我国1765个县(市)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1期
10 李春霄;贾金荣;;我国金融排斥程度研究——基于金融排斥指数的构建与测算[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展凯;;基于VAR的保险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联动作用研究[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马军杰;单晓光;姜南;;中国省域专利产出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庞玉锋;;保险业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李小热;;中国保险业发展潜力的形成原因、规模估测与发挥机制研析[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理论卷)[C];2011年
6 蒲成毅;潘小军;;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助推和稳定作用机理分析[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陈斐;孙向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变化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邵全权;李晓慧;;关于保险业反垄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9 初立萍;王甄;;国际范围内的非寿险消费差异比较:来自法律视角的解析[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10 陈建先;郑玉歆;;空间计量经济学文献综述[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2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杨;中国财政支出空间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周明;我国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性分析—兼论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晏国菀;经济增长、房地产业发展及宏观调控[D];重庆大学;2010年
6 王锐淇;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区域追赶的空间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乔章凤;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项歌德;R&D溢出效应的测度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曾冰;基于知识吸纳的老工业城区转型发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莫媛;县域农村金融市场分割与金融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娟;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空间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文红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及调控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3 刘莉芬;武汉城市圈金融排除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熊磊;我国保险发展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6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7 殷胜磊;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计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周元;广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计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杨晓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10 罗细飞;投资动机导向的我国外向FDI区位选择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露;;基于供给偏好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2 国晓丽;;基于金融排斥现象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反思[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3 田霖;企业家甄别、民间金融与金融共生[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田霖;;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5 张天宝;陈柳钦;;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阶段性差异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2期
6 武巍,刘卫东,刘毅;西方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7 李小建;周雄飞;卫春江;孔云峰;;发展中地区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04期
8 田霖;;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J];调研世界;2010年02期
9 田霖;;城乡统筹视角下的金融排斥[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7期
10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朋;;对我国有关地区金融排斥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2年03期
2 巫志斌;司春风;黄泽夏;;广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机制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年09期
3 沈金学;西南地区金融科研协作会议在拉萨召开[J];四川金融;1986年11期
4 高敬德;;将天津建设成为环东北亚地区金融中心[J];经济管理;1995年02期
5 承列,宋荣奎;海南地区金融债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J];青海金融;1997年08期
6 唐东宁;王瑞;;边境落后地区金融服务弱化问题亟待重视[J];中国金融;2005年23期
7 吴洁;;贫困地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难点及对策[J];时代金融;2006年10期
8 朱建芳;;中国地区金融差距变动趋势研究:1978-2004年[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田甜;杨秀萍;;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10期
10 孟建军;;地区金融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和途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建设;史惠文;丁彬彬;;锡盟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2 梁万泉;;京津地区金融合作的具体思路[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峻发;地区金融系统力推银行卡[N];吐鲁番报(汉);2005年
2 宋占峰 牛晓云 人民银行河南省内乡县支行;集中连片特地区金融服务亟待加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徐庆平;农行强化宁波受灾地区金融服务[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4 张建军;温州银行业实现偏远地区金融服务全覆盖[N];上海金融报;2014年
5 记者 赵红玲;我地区金融工作逐渐向“三农”倾斜[N];日喀则报;2009年
6 记者 朱士燕;地区金融放贷突破40亿[N];吐鲁番报(汉);2010年
7 记者宝玉、通讯员依帕尔古丽;地区金融运行平稳[N];哈密日报(汉);2010年
8 本报驻阿布扎比记者 徐惠喜;海湾国家争创地区金融中心[N];经济日报;2006年
9 蜀仁;保山地区金融单位签订承诺书[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10 记者 张贺伟;四项举措打造京津冀地区金融次中心[N];廊坊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赵慧;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庆阳;地区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比较和“门槛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刘林;酒嘉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王文真;地区金融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林琪;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37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037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