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韩自由贸易区创建的现实结构与经贸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16 19:33
【摘要】: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各国经济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了众多国家,尤其是北美和西欧两大经济版块上的国家,其积极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做法对其它国家产生了带动和示范作用。相比之下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亚地区国际贸易的开展和世界经济地位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加强东亚地区区域内制度性合作是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中国和韩国作为东亚地区两个主要的国家,从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经贸关系十分密切,双边贸易额大幅增长,投资额逐步增加,产业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扩大,在经济发展稳定的基础上两国政府正积极推动着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创建。中韩自由贸易区如果能够顺利建成,必将推动两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两国人民的福利水平,进而增强中韩两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本文以中韩自由贸易区创建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理论依据,建立了相关的贸易模型,探究了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现实结构、经贸效应,本文主题内容共6章。本文“前言”主要说明了论文研究的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内容与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介绍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依据。首先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其次概述了关税同盟理论,重点分析了关税同盟理论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再次论及产业内贸易理论,相比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提出的新假设更符合实际,其对贸易现象的解释也更符合两国间的实际贸易情况,最后扼要介绍了竞争力理论,其影响国家竞争优势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及两个辅助因素。第二章分析了中韩自由贸易区创建的现实结构:首先回顾了中韩两国的自由贸易区现状以及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进程,其次通过分析中韩商品的贸易结构和两国的投资状况,说明了中韩贸易的现状,包括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优势、共同的安全利益等方面。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中韩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韩贸易品之间存在比较优势,两国经济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互补性,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将使两国贸易品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从而提高两国贸易品的国际竞争优势。第四章主要论证了中韩自由贸易区创建的经贸效应。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论证了中韩双方之间存在紧密的贸易联系,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效应包含静态经济效应和动态经济效应两方面,而且中韩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多种贸易品之间都存在产业内贸易,中韩自由贸易区创建后会进一步推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第五章主要阐明了中韩自由贸易区创建的不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包括合作风险大、对敏感产业的冲击、贸易逆差、贸易摩擦、贸易壁垒等多方面问题,还论述了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的影响。第六章主要针对性的提出了中韩自由贸易区创建的政策建议,包含合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妥善解决贸易争端、加强双方合作等方面政策与策略。中国和韩国两国经济发展迅速,在东亚区域经济圈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再加上近年来中韩之间的贸易发展迅速,两国企业的相互投资大幅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中韩两国能够率先组成自由贸易区将给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同时增强对东亚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使日本加强同中韩两国的合作,最终促进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合作,加快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 the purpos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 ' s free trade area and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Sino - Korean free trade area . China and South Korea have developed rapidly , which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de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 It also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 on the trade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52.7;F753.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新德,邵志勤;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J];当代亚太;2002年12期

2 卢新德,张宗兰;坚定信心创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3年06期

3 刘翔峰;关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几点思考[J];当代亚太;2004年07期

4 程佳韫;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薛庆国;葛建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转型启示[J];招商周刊;2004年17期

6 廉晓梅;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与模式选择[J];东北亚论坛;2005年05期

7 李俊江;范硕;;关于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陈本昌;周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思考[J];理论界;2006年10期

9 崔日明;包艳;;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J];亚非纵横;2007年02期

10 姚圣娟;王浩彬;;对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崔日明;包艳;;中韩自由贸易区(FTA):机遇、问题及前景[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春;设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N];人民政协报;2008年

2 郑法;设立大连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N];大连日报;2008年

3 王小波;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条件基本成熟[N];经济参考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陈达;薄熙来:中韩自由贸易区研究仍在继续[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徐志坚 余瀛波;后金融危机时代中韩自由贸易区亟待提速[N];法制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短期难现[N];财经时报;2006年

7 张哲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一般均衡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早报记者 是冬冬;曾培炎:加快建中日韩自贸区[N];东方早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钮键军;企业急煎煎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难速成[N];财经时报;2003年

10 王小波;中日韩市场不会互相冲击[N];经济参考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巍;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预期经济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胡俊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贸易效果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士凡;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基础、障碍与对策[D];厦门大学;2008年

2 孙速超;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效应及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边婧;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路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秀香;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建鹏;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6 韩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我国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那丽媛;试析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我国汽车业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杰瑜;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困境及途径选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畅;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郑燕;中日韩自贸区构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27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127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7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