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基于加权灰熵关联度

发布时间:2018-07-26 12:04
【摘要】:技术创新是保证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对客观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基于加权灰熵关联度的理想解评价模型对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文章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现状,针对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过多的问题,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多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提取,获得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加权灰熵关联度代替理想解方法中的欧式距离度量方法,解决了异常值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和评价结果随灰关联参数变化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加权灰熵关联度的理想解方法,其可以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充实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最后文章实证分析了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现状,验证了文章所给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Abstrac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main way to ensur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objectively reflect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nterprises and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ideal solution evaluation model of weighted grey entropy correlation, 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in industrial clust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re are too many factors affect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o extract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multiple factors, get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Euclidean d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in the ideal solution method is replaced by weighted grey entropy correlation degre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outlier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tha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vary with the grey correlation parameter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deal solution method based on weighted grey entropy correlation,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nriche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inally, the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in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and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methods given in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072161)
【分类号】: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郝琦;罗亚非;;基于软系统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3期

2 和炳全;尹希;周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及目标优化中的DEA方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3期

4 刘思峰;蔡华;杨英杰;曹颖;;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进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萍;刘思峰;;基于BSC的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9期

2 孔玉生;卢静;;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32期

3 黄芳;陈共荣;;核心竞争力导向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财会月刊;2007年33期

4 周欢怀;包欢乐;;基于DEA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6期

5 殷阿娜;王厚双;;我国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与国际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9期

6 姜尔加;庞玲;;集团子公司技术创新评价[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7 曹萍;张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02期

8 谢建红;;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29期

9 姚禄仕;丁东;;基于AHP法的企业创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33期

10 王亚兰;涂云友;;基于BSC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以W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青;;人格特质、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建构基于中国装备企业的PICP创新力分析模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2 刘丽君;汪群;张龙;;技术创新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盛亚;单航英;;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高度平衡型利益相关者的实证研究[A];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C];2008年

4 梁钰;;基于技术创新的管理会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晓红;周源;许冠南;苏竣;;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升级的影响要素和路径研究——以广东昭信科技园区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6 韦影;张茜;;研发团队社会资本对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跨层次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杨锦伟;肖新平;郭金海;;基于灰关联与少数据云推理的短时交通流预测[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万爽;桂预风;葛翔;;灰色关联分析在企业贸易方式决策中的应用[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王秋萍;熊国强;;基于OWA算子和灰关联分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商军;陆卫群;;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网络传播与影响研究-北京5A景区为例[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兴宽;基于持续创新动力、能力、绩效的创新型企业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邱洪华;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俞湘珍;关于设计的创新过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贞;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敖宏;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贡献度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马富萍;高层管理者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卢智健;创业投资机构活动对科技风险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李林生;网络组织下人力资源配置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10 赵莉;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关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令狐克波;企业创新网络配置模式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钟宝;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珍;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倩;基于DEA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山令欣;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及发展目标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熊觅;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艳萍;建筑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洪青;汽车油管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余军;科技型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意识、合作行为与研发绩效关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霞;山西旅游服务创新调查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刚,程卫民;改进的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热舒适度影响因素评定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4期

2 张继春,钮强,徐小荷;用灰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影响岩体爆破质量的主要因素[J];爆炸与冲击;1993年03期

3 刘金英,杨天行,李明,焦玉玲;一种加权绝对灰色关联度及其在密云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史向峰;申卯兴;;基于灰色关联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使用保障能力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3期

5 张岐山,梁亚东,吕作良,邵琳琳;灰关联度计算的新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党耀国,刘思峰,刘斌,米传民;灰色斜率关联度的改进[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3期

7 陈茜影;程宝龙;;灰色点关联系数与点关联度的注记[J];系统工程;1990年05期

8 水乃翔,董太亨,沙震;关于灰关联度的一些理论问题[J];系统工程;1992年06期

9 谢乃明;刘思峰;;几类关联度模型的平行性和一致性[J];系统工程;2007年08期

10 崔杰;党耀国;刘思峰;;几类关联分析模型的新性质[J];系统工程;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文菁;灰色趋势关联分析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克新;赵莉楠;孙金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05期

2 殷阿娜;王厚双;;我国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与国际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9期

3 洪艳;;企业家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3年20期

4 孙守亮;刘洋;;企业家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09期

5 孙守亮;刘洋;;企业家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10期

6 张仲英,胡实秋,宋化民;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法[J];统计与决策;2000年07期

7 易风华;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陈长彬,陈功玉;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孟雷;铁路企业群技术创新绩效影响要素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04年08期

10 熊鹏;江苏技术创新绩效“南北差异”的实证分析[J];唯实;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毕克新;赵莉楠;孙金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2 盛亚;单航英;;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高度平衡型利益相关者的实证研究[A];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C];2008年

3 杜俊枢;郭毅;;社会网络技术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4 廖先玲;孟祥军;何静;陈宁;;技术创新绩效及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张婷婷;我市将设专项资金补助科技创新[N];蚌埠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寻晶晶;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2 刘亚军;企业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0年

3 赵莉;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关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方华;知识型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鹏;企业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彭新敏;企业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利用性—探索性学习的中介效应[D];浙江大学;2009年

7 马富萍;高层管理者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郑海涛;基于企业集聚的网络结构、外部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贞;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兰;VC-E合作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莉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测度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瑾;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与提升策略[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3 单航英;企业利益相关者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4 张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童心;江西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D];南昌大学;2009年

6 王珍;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陈铁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8 丁晨;对企业长期竞争活动中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及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方艳军;组织文化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赵淑珍;认知视角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45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145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a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