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与区域经济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Abstract]:The study of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traditional indust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novation system is the bas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first of all, the dynamic theoretical model of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systems is constructed, and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running power and development cycle of the model a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oupling system model between three systems is established in closed system environment and open system environment by introducing negative entropy flow. Secondly, this paper us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o screen and establish the three-system coupl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structs the system coupling degree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and takes Sha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measure the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high-tech industry, traditional industry and regional economy. Finally, using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dynamic adaptability to the coupling system dynamic impact factors, to find out the high-tech industry, traditional indust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coupling system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factors.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XJL009) 西安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2016040/RK0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3102016RW001)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意创新种子基金项目(Z2017225)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安蓉,林玲;高技术产业成长环境的动力作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3期
2 徐燕椿;浅议浙江省高技术产业统计界定的几个问题[J];今日科技;2001年04期
3 李丹;;国外发展高技术产业政策措施[J];科技成果纵横;2006年03期
4 李廉水;;合理布点高技术产业区,带动全国经济协调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9年10期
5 夏理实;;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特殊性[J];科学管理研究;1989年06期
6 钟书华;澳大利亚各州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若干对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2年04期
7 冯耀明;;积极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J];理论探索;1992年04期
8 章云龙;梁群;;发展地方高技术产业的若干问题[J];决策探索;1992年02期
9 艾莉森·巴特勒;丁浩金;;美国正在丧失其在高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地位?[J];国际经济评论;1993年09期
10 盛兴;刍议日本的高技术产业[J];现代日本经济;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敏;;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叶堂林;;京津高技术产业合作途径及其政策研究[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国内简讯[A];2002年北京光电子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辉;;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定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5 黄银兵;吴媚;田文林;;西北地区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以甘肃庆阳为例[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3年
6 黄雪芸;陈松林;;小城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以德化县为例[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金碚;;关于中国区域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区域经济合作——探索与发展——“2012·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区域经济学会专场综述[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9 王铮;李宪振;;2007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及调控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丁谦;曾庆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本形势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艳贞 余宽平;我市发布第二批60个创新型高技术产业项目[N];镇江日报;2010年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刘洪滨 山东海洋经济研究中心 刘 康;青岛构建国家级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战略初论[N];中国海洋报;2005年
3 张世平;高技术产业差距在哪里[N];中国审计报;2003年
4 梁兴 李春临;把高技术产业培育成经济的增长极[N];陕西日报;2001年
5 周倩;国内高技术产业收益有待提高[N];中国信息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赖文忠;“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力争产值年递增25%[N];福建日报;2007年
7 记者 肖敏;贵州“十一五”高技术产业从8个专项突破[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8 姜瑞 张乐;我国高技术产业喜忧参半[N];就业时报;2006年
9 王优玲 江国成;我国首次明确“十一五”期间八大重点高技术产业[N];民营经济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大力建设西安高技术产业基地[N];西安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绪辉;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苏娜;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杨文爽;东北三省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4 李邃;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马胜利;产业间创新驱动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刘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姜永铭;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刘豫川;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3年
9 朱容;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小艳;高技术产业选择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萌;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3 王灵芝;重庆市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鑫;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杨荣;基于知识溢出视角的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6 时尚;技术差距的门槛与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7 宋露;金融发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8 张晨诗;技术引进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9 马心怡;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10 蔡锋伟;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1995-2004[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8年
,本文编号:2304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30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