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Abstract]:As a special typ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provincial boundary region has similar resource endowment and level of development. There is a natural basis for cooperation in the region, but the overall level of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At present,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convergenc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provincial border region, serious destruction of resources, imperfect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limited policy support, etc., the overall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 should be formulated to achieve overall development. Speed up legislation to clarify the powers and boundaries of the provincial border areas, establish coordination agencies or create a platform to lead regional cooperation to win, establish a compound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border region, and improve the lo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o promote regional integr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strengthen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border regions, foster the border center city to strengthen the role of radiation, increase financial inpu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作者单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慧;刘邵权;郭仕利;张海芹;;川滇黔接壤区经济非均衡性的边界效应[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年06期
2 李铁立,姜怀宇;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J];东北亚论坛;2005年03期
3 王爱民;马学广;陈树荣;;行政边界地带跨政区协调体系构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5期
4 王义民;李文田;;省级边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4期
5 胡志丁;吴殿廷;;次区域合作均衡及其政策含义——一个博弈论的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10期
6 朱传耿;王振波;仇方道;;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6年01期
7 钟立新;徐文娟;;产业集聚边界效应测量模型与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年20期
8 王春业;;论省际区域行政立法协作[J];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02期
9 蔡雪洁;李佳佳;;边界共生旅游资源协作开发初探——以安徽省牯牛降景区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01期
10 曾群洲;陈艳;;边界共生旅游产品开发机制研究——以江西大余为例[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萍;王东月;;京津经济联合的相关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张小明;刘慧灵;;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行政区划改革与重构——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李军超;;转型期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反思及变革途径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邵任薇;;论单中心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对大都市区治理的启示[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马仁锋;刘修通;张新兵;;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模式及其协同机理研究进展[J];创新;2009年09期
6 章尺木;李明;;地方保护与合作:基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经济学[J];财经科学;2007年03期
7 宋彪;;我国省际经济合作决策制度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4期
8 卓凯;殷存毅;;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J];财经研究;2007年01期
9 李金龙;王宝元;;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10 陈晓春;谭娟;胡扬名;;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行政发展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梁平波;;利用广西沿海港口优势 建设大型东盟物流中心[A];《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论文集[C];2005年
2 陈锐;苗长虹;;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型城市群发展[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3 徐争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实践经验及其对长株潭一体化的启示[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罗湖平;李松柏;陈旋;袁青;;“G—D—F复合安置”模式的提出与构建[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川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行政范式转换与创新——以长三角为对象的一项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李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多层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树荣;徐江;王爱民;;多元主体利益博弈下的跨界冲突—协作研究——以广珠铁路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8 李欣;;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省际边界地区城镇化路径探索——以江西省赣州南部地区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9 李建平;;振兴发展背景下省际边界地区空间策略研究——以赣州南部地区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 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林洁;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剑辉;祁漫塔格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钟响;政府公民间沟通的信息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周仁标;省管县改革的动因、困境与体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伟;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食用油籽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孙亚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竞争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微;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唐宁;中国融入中日韩经济圈效应探讨:发展中大国经济一体化理论视角[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芳;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的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科;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赵森;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冯桃桃;府际合作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朱航舟;我国区域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屈小艳;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刘莹;区域行政立法协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吴世昌;河北省“省管县”体制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安;政府活动的合同革命——读卡罗尔·哈洛和理查德·罗林斯:《法与行政》一书“酝酿中的革命”部分[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2 吴晓青,洪尚群,段昌群,曾广权,夏丰,陈国谦,叶文虎;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3 梁勤欧,祝国瑞;湖北省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分析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4 于涛方,吴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5 方虹;陈晓宇;王红霞;;中国与印度软件产业竞争性与互补性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6 肖金成;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现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年03期
7 安树伟;母爱英;;省级“行政区边缘经济”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6期
8 熊曦;吴冬霞;曹姣;;关于我国“行政区经济”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3期
9 郑树森;;北京公交票制票价的改革[J];城市车辆;2007年04期
10 张尚武;区域整体发展理念及规划协调机制探索[J];城市规划;1999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梦奎;[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占彪;中国区域政治经济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建华;;“天高不能皇帝远”——省际边界地区特点辨识[J];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08期
2 贾若祥,侯晓丽;山东省省际边界地区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2期
3 朱传耿;王振波;孟召宜;;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经济地理;2007年02期
4 王兴平;;省际边界小城镇整合发展策略研究——以苏皖边界小城镇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8年10期
5 孙久文;;《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简评[J];地理学报;2012年10期
6 翁惠文;开拓省际边界市场刍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8年03期
7 翁惠文;开拓省际边界市场刍议[J];商业经济研究;1988年08期
8 王家进;建立省际边界地区联合互动金融监管机制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1年05期
9 王振波;;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初探[J];中国乡镇企业;2009年01期
10 尚正永;白永平;张小林;钟业喜;;丘陵山地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粤闽湘赣边界区域为例[J];山地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翟河贵;;《省际边界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开启省际边界经济发展大门的钥匙[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振波;朱传耿;徐建刚;;省际边界区域边界效应的测定——以淮海经济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陈祖军;张海燕;徐贵泉;张新;;省际边界湖泊蓝藻防治联合治污机制的研究——以淀山湖蓝藻防治为例[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永安邋张金宝;山东:公路治理开启省际边界“经济锁”[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陶通坪 吴增朝 本报记者 龙金毓;湘黔边界看和谐[N];经济信息时报;2006年
3 蒋平华 全州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加强交流合作 调防结合 努力维护边界和谐稳定[N];法治快报;2009年
4 记者 杨蕾;省际边界扶贫开发调研组莅潮调研[N];潮州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刘小林 曹雄清 华军平;汝城睦邻活动奏响省际边界和谐曲[N];郴州日报;2008年
6 ;如何健全省际边界联防联调机制[N];人民公安报;2014年
7 刘玉洪 程长春;赣榆:跨省携手激活“边界经济”[N];新华日报;2009年
8 记者 崔威 通讯员 吴远娟 李通;赣榆深化省际边界司法行政合作[N];连云港日报;2010年
9 记者 吕建华;湘桂携手筑民族团结长廊[N];法治快报;2010年
10 中南民族大学 李俊杰;浅谈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经济协同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奥东;省际边界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敏;省际边界区对抗性利益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3 谷国领;邯郸构建晋冀鲁豫省际边界区中心城市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娜;边界与边缘[D];西南大学;2012年
5 张向敏;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璐;省际边界区域的景观效应[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7 骆泽顺;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合作开发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319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31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