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19:03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给中国和东盟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干扰。金融风暴的袭击使得中国和东盟各国都清醒地意识到加强区域经济和金融合作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随之加快,地区经济增长显著增加,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这给区域内金融市场和金融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双边在金融方面的合作创造了诸多机会与条件,同时也对区域内的金融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中国—东盟双边的经济合作取得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不断深化,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方面,双边也已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经济金融合作情况相比,中国—东盟区域内国家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政治文化背景也相对复杂,因此中国—东盟的区域金融合作需要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对双边的金融合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促进双边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东盟区域在金融合作领域,未来双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本文在详细分析了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与经济增长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双边在区域金融合作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相关金融指标和经济增长指标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对双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的金融指标,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于如何提高区域金融合作水平,发展有关区域金融方面的政策协调、机构市场合作、汇率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金融合作 经济增长 促进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5;F8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6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一、研究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10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10-13
  • 一、区域金融合作10-11
  • 二、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11-12
  • 三、区域金融合作和经济增长关系12-13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13-14
  • 一、研究方法13
  • 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3-14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观点及创新14-16
  • 一、本文研究的重点14-15
  • 二、本文的创新点15-16
  • 第二章 区域金融合作相关理论和经济增长相关理论16-23
  • 第一节 区域金融合作相关理论16-21
  • 一、“三元悖论”理论16-17
  • 二、最优货币区理论17-19
  • 三、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博弈论19-21
  •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分析21-23
  •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21
  •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21
  • 三、内生经济增长理论21-23
  • 第三章 区域金融合作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与分析23-29
  • 第一节“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23-26
  • 一、“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23-25
  • 二、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25-26
  • 第二节 区域金融合作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作用分析26-29
  • 一、区域金融合作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27-28
  • 二、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合作的作用28-29
  • 第四章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及经济增长现状分析29-51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概况29-35
  • 一、总体情况29-30
  • 二、中国经济发展情况30-31
  • 三、东盟经济发展情况31-35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历史与现状35-46
  • 一、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背景与历程35-39
  • 二、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现状39-46
  • 第三节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46-51
  • 一、美元仍保持强势地位,人民币区域化仍需推进46-48
  • 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48-49
  • 三、区域金融合作机制亟待完善49
  • 四、区域内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不平衡49-51
  • 第五章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51-64
  • 第一节 实证分析相关理论51-55
  • 一、面板数据模型的介绍51
  • 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51-52
  • 三、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52-53
  • 四、静态面板回归模型53-54
  • 五、豪斯曼检验54
  • 六、动态面板回归模型54-55
  • 第二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55-57
  • 一、主要指标的选取55
  • 二、指标的介绍55-57
  • 第三节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57-64
  • 一、检验结果57-62
  • 二、实证分析结论62-64
  • 第六章 促进双边区域金融合作的对策建议64-70
  • 第一节 深入开展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64-65
  • 一、建立以区域开发为目的的专业性金融机构64
  • 二、适度扩大开放区域资本市场64-65
  • 第二节 探索发展中国—东盟区域制度性的货币合作65-67
  • 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65-66
  • 二、建立区域汇率稳定协调机制66-67
  • 三、完善东亚外汇储备库,加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67
  • 第三节 促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增长67-70
  • 一、扩大区域间双边直接投资力度67-68
  • 二、调整双边贸易结构,促进区域贸易发展68-70
  •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70-73
  • 第一节 结论70-71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71-73
  • 一、不足71
  • 二、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7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76-77
  • 附录77-81
  • 致谢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峰;;中国—东盟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分析[J];创新;2010年04期

2 范祚军;关伟;;基于贸易与货币竞争视角的CAFTA人民币区域化策略[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3 张家寿;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理论研究述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孙园;;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选择探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5 戴中辉;;区域金融理论研究综述[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6期

6 孙立行;;全球金融危机下对深化东亚金融合作的新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7 苏保祥;粟金刚;田代臣;;CAFTA框架下深化中国─东盟银行业与监管合作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31期

8 舒劲;武友德;乐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币金融合作基础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1年02期

9 冉萍;刘方乐;;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货币合作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6期

10 卢珍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新态势与思考[J];求索;201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平;东亚产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彩;泛北部湾区域金融合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3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8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