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7 19:18
【摘要】: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系统组织的高级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各种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如城市群、大都市区、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带等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普遍生成。都市圈作为城市系统演化的一种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育、演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论文首先分析了都市圈的发展演化过程,得出都市圈系统的发展遵循由雏形期→成长期→发育期→成熟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在这种过程中,中心城市占据着系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高地,具有最高的经济势能,在都市圈城市体系中承担着“领头雁”的作用。中心城市通过集聚与扩散两种作用力的交互耦合,组织、带动都市圈内成员城市及腹地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都市圈不断向成熟阶段发展演化。 其次,具体分析了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各项功能组织,包括行政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科技创新组织、文化组织和生态组织。在集聚与扩散机制作用下,中心城市通过各项功能组织的叠加耦合作用,促进都市圈的发展演化。伴随着都市圈系统的高级化过程,中心城市逐步发展成为都市圈的服务、管理、研发和创新中心。 最后,以兰州都市圈为例,分析了兰州市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现状、兰州同国内相对发达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差距,提出了兰州都市圈的发展阶段——雏形发育期。为此,在培育、建设兰州都市圈的过程中,如何发展壮大兰州市的综合实力、实现兰州中心城市的快速集聚,使得中心城市有足够的能力带动都市圈范围广大地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是都市圈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从中心城市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科技创新组织、文化组织和生态组织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兰州中心城市功能组织的优化措施。
【图文】:

中心地理论,系统结构模式,行政原则,等级顺序


通原则(卜4)和行政原则(k=7)。在不同原则支配下,中心地呈现出不同的结构,中心地和市场区大小等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即按照所谓K值排列形成有规则的、严密的系列(图1一1)。己

都市圈,成长过程,空间


学硕士学位论文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一都市圈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相异的特守贵等人①(2007)根据都市圈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的地成员城市的关系、都市圈内部结构的演化等特征,将都市圈的形期、整体集聚期、次中心形成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合以上观点,本文更侧重于从空间方面对都市圈的发展阶段进行城市的发展同都市圈演化之间的关系,与顾朝林教授的观点一为:都市圈的发展可分为雏形期、发育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隽;高汝熹;;试析全球化时代都市圈中心城市极化效应的新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2 于浩淼;;借鉴其他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经验——看天津经济发展路径[J];生产力研究;2010年08期

3 车春鹂;高汝熹;;国际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产业布局实证研究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9期

4 陈建军;王国正;;都市圈内涵与界定维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5 张强;陈怀录;;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研究[J];城市问题;2010年03期

6 杨勇;高汝熹;;都市圈发展要素分析[J];求索;2007年03期

7 赵淑玲,丁登山;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中原都市圈的设想及整合对策[J];经济地理;2005年01期

8 陆辉;;“西安都市圈”将成大陆桥经济带心脏[J];大陆桥视野;2007年09期

9 孙久文;建立以十大都市圈为中心的西部发展新格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10 李桂华;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有效辐射——以南京为例的实证分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文芳;陈雯;;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的功能——以徐州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徐州为例的分析[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董晓峰;史育龙;张志强;李吉均;;都市圈理论的基本框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于亚滨;潘玮;;哈尔滨都市圈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许继琴;;宁波中心城市及其开发区的职能定位与互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杨谋笃;岳国璋;胡建红;张明儒;;发挥中心城市优势持续发展西安城郊畜牧业[A];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21世纪畜牧兽医生产和科学技术论坛会文集[C];1999年

6 高娟;赵翠春;;石家庄市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胜伟;;武汉与相关中心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比较研究[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前言[A];全国中心城市道路运政管理工作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丘雪薇;;发挥广西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带动作用略见[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曾鹏;蒋团标;;基于通道经济下的广西中心城市经济走廊构建反思[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胥会云;上海都市圈综合实力“第一”无悬念[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记者 陈晓薇;鼓励跨城居住解决房价高企[N];深圳商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兆汝;都市圈“圈”什么?怎么“圈”?[N];中国建设报;2005年

4 赵民望;大“都市圈”欲破西北困局[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5 记者 李瑞;山东省发改委:建“一群一圈一带”济南都市圈[N];商务时报;2007年

6 胡春明;都市圈:中国的机遇和挑战(下)[N];中国建设报;2003年

7 王玮、钱成林;南京“都市圈”加速覆盖长三角[N];中国交通报;2006年

8 童中贤 本报记者 李坤民;都市圈发展面临三大挑战[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范晓林 曹丽珍 赵琳芸;南京:都市圈2000万人簇拥的繁华[N];南京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琦;坚定不移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N];杭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明华;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建华;大上海都市圈经济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何建文;中国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陶希东;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加顺;都市圈的形成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潘伟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心城市产业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田敏;总部经济与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邱宣;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润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生产力空间分布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裴tq;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产业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茂;成都都市圈的战略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李颖;沈阳都市圈生成与发育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刘春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张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李鹏;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6 包学平;西部工业中心城市实施清洁生产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王孝有;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对中心城市作用研究的启示——以广州为例[D];暨南大学;2003年

8 杨瑾;城市化与中心城市的财政功能[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9 赵惠英;西安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张银金;卫星城与中心城间客运交通模式的选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7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87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3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