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宁波产业功能分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8:36
【摘要】:经济区域划分是区域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区划原则和方法。在中国传统的经济区域划分研究中,经济园区并不受到特别关注。然而事实上,改革开放后,经济园区在区域发展中的“极点”效应越来越明显,经济园区承担起了推动区域产业功能演化与升级的重要职责。宁波是中国经济园区发展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无论是园区的数量、规模还是园区创造的效益,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各类经济园区的快速发展和空间集聚对宁波市域产业功能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摒弃传统的“从上至下”式的全覆盖型的经济区域划分方法,提出基于经济园区的“从下至上”式的非全覆盖型的产业功能分区方法,并以宁波经济园区的实际功能为基础进行宁波产业功能分区研究,试图通过产业功能分区,打破行政区划束缚,为宁波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正确指导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非全覆盖型经济区划理论进行了解读,指出基于经济园区的产业功能分区属于非全覆盖型经济区划的范畴。在总结国内外经济园区发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系统阐述了产业功能区的基本内涵,介绍了产业功能区的分区原则,并对产业功能分区的具体分区方法进行了概述。其次,本文对宁波经济园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各类经济园区在宁波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而且应当进行产业功能分区。同时本文对宁波经济园区的期望功能和实际功能进行剖析,认为只有经济园区的实际功能才是产业功能分区的主要依据。最后,本文提出宁波产业功能分区具体的步骤,依次进行主导型园区的判别分析、主导型园区的聚类分析、辅助型园区发展状况分析,通过系统性的分析,提出宁波市域范围内存在8类产业功能区,并绘制宁波产业功能分区图。
【图文】:

产业功能,结构示意图,经济区域


图 2.2 产业功能区结构示意图:“一月多星型”(左)和“多月多星型”(右)结构2.5 产业功能分区原则和方法2.5.1 分区原则经济区域划分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作为划分的尺度,以克服随意性的影响,同样地,产业功能分区有自身的构建原则:(1)“从下至上”组建产业功能区原则。产业功能分区从行政区域内较小的经济单元——经济园区出发,由微观单位逐步深入至宏观区域,即遵循主导型园区和辅助型园区→划分产业功能区→非全覆盖型经济区划的思路进行,确定不同地域单元的产业功能类型,划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区域,见图 2.3。(2)非全覆盖性原则。正如 2.1.2 所分析,基于经济园区的产业功能分区是一种非全覆盖型的经济区划方法,有多少个产业功能特色显著的经济区域,就划分出多少个产业功能区,并不要求划分出的这些产业功能区覆盖区域内的

示意图,产业功能,经济区划,示意图


(5)边界模糊原则。产业功能分区属于一种认识型而非确定性的经济区划方法,由此确定的各类产业功能区是一种以主导型园区为核心,涵盖主导型园区和辅助型园区的经济区域,反映的是区内产业功能同质性的特征,而产业功能区的具体边界是无法准确获知的,本文采取了过渡界限的方式,,确定的产业功能区边界是一种模糊的、动态的边界,确定产业功能区的大致边界及其空间范围,而不深究产业功能区到底涵盖到哪一个具体村镇。(6)时点性原则。产业功能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对产业功能分区的研究必须以经济园区的在某一特定时段下的实际主导产业(或称实际功能)为出发点,而非国务院或地方政府在经济园区设立之初所规划的产业发展定位(或称期望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芹;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 促进内蒙古工业经济园区健康发展[J];北方经济;2003年02期

2 尤凤根;易海燕;;上海平凉经济园区 提高服务质量 促进园区发展[J];科技与经济画报;2005年03期

3 李长胜;;经济园区要着力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年09期

4 祁欣;张莉;;我国经济园区最新发展及前景分析[J];国际贸易;2010年12期

5 毛克林;;西方园区理论及其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15期

6 王琪鑫;刘磊;;经济园区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01期

7 辛建;;经济园区上市利弊谈[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8 张乃丽;刘磊;张明璐;;山东经济园区与省外经济园区比较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王爽;;金融危机背景下山东经济园区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10 ;加工现代化 品种多样化 管理规范化 民营石材经济园区在山东省莱州市柞村镇开工建设[J];石材;199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鹏飞;;金融危机下的山东经济园区发展现状及展望[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刘凤祥;李文艳;;廊坊市园区发展问题研究[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3 缪钧;唐青枫;;杨浦区经济园区企业注册和管理问题的现状与对策[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4 辛建;;上海市经济园区进一步发展的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5 ;始终盯住项目落实 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发展[A];福建农垦实践与探索(第二辑)[C];2003年

6 朱烈建;马素娜;孙鹏;;研发园区城市设计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洋;;柳州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刍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8 孙淑萍;杨少林;杨海燕;杨志峰;;灵武市规模化万只养羊园区发展现状与对策[A];2010中国羊业进展[C];2010年

9 苏彤;胡奎;;城市创意经济园区构想——奥运经济、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合作新思路二[A];2004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赤峰东旭矿渣粉磨有限公司100万T水泥粉磨站迁址招商[A];2009首届全国水泥企业节电新技术交流会暨鸿升科技节电新技术联谊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昊 张文洁;我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迅猛 园区企业产值达31亿[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黄捷文 通讯员 何亮生;营造“双转移”园区发展良好环境[N];韶关日报;2009年

3 记者 龙立琼;打造“平安和谐园区”建设保护带[N];法制生活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彭航海 通讯员 陈真 王小娟;登高望远天地阔[N];湘潭日报;2008年

5 韩良华;园区发展与太湖治理相得益彰[N];宜兴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万惠萍 李家平;泸州经济开发区冲击“百亿园区”之路[N];泸州日报;2010年

7 刘虹 本报记者 王春;厚积而薄发[N];科技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积勇;凉山: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园区发展[N];凉山日报(汉);2011年

9 本报特别报道组;园区渐成燎原之势 工业卷起发展大潮[N];毕节日报;2011年

10 江西省吉安市中小企业局局长 周桂良;为园区发展尽好责服好务[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玲;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2 林青;区域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能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张永军;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陈王琨;高新科技园区企业进入退出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韩继坤;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姜孔桥;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化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王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田新豹;北京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张宏波;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机制及空间布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霄;农业产业园区化演进与农业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瑞斌;宁波产业功能分区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2 杨丽;经济园区产业结构对用地效益的影响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3 余实;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园区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陈璇;园区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梁立坚;娄底市万宝新区建设两型园区的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邓晶;影响园区中小企业竞合行为的关键因素识别[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郑汝楠;加工制造园区的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邓晓华;深圳经济园区土地开发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高延雄;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水环境系统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谭健平;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翠山湖园区财务效益评估[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9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89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5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