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我国农村养老资源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12:53
【摘要】:我国农村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和严峻。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国内学者提出了养老资源的概念,并从不同角度分别研究了农村养老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农村养老模式、养老资源城乡统筹以及国外农村养老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但是已有研究没有解决养老资源的概念界定以及资源配置演变过程中的影响动因问题,缺乏从定量的角度探讨如何整合我国农村养老资源,为此,本文从养老资源的概念界定出发,探讨其配置机制,研究构建出养老资源配置的一般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分析我国农村传统养老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与瓶颈,分析我国农村养老资源配置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动因,探索研究我国农村养老改革的新思路,以期优化我国农村养老资源配置,将养老制度改革的核心由政府关注转变为全社会关注,由关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变为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养老资源,最终实现全社会养老,缓解农村乃至全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结论:我国农村养老资源配置总体水平低下,表现为协理机制配置的弱化、政府机制配置的低效率和市场机制配置滞后三个方面,同时伴随着城乡非均衡和区域非均衡的特点。通过对我国GDP发展、城乡二元与区域差异并存的经济动因和文化理念、法制建设、农村人口老龄化以及农村家庭结构等非经济动因的现状及其未来变化趋势的分析,本文提出:应当通过固化道德约束、发展农村经济、完善政策激励等方面不断创新我国农村养老资源的协理配置机制,通过健全法制约束、强化基金管理和完善制度衔接方面不断完善我国农村养老资源的政府配置机制,通过培育并增强商业保险意识来积极探索我国农村养老资源配置的市场配置机制,拓展农村养老思路。 论文的创新性主要是:(1)建立了研究养老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框架。论文认为关键是要综合考虑三方面要素:养老资源的需求、养老资源的供给和影响配置动态变化的动力因素。在动力因素的驱动下,养老资源的需求、养老资源的供给在不同历史阶段发生不同的变化,同时,三要素之间存在互动性;一般来看,养老资源的需求具有超前性,养老资源的供给具有滞后性;养老资源的供给必须以养老需求为前提,在动因作用下,实现养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2)丰富了养老资源配置的三种机制,包括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协理机制。三类机制共同构成了农村养老资源配置的支持体系:政府机制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福利;市场机制以自有资源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协理机制通过共同体的资源满足社会需要。(3)深入分析研究了影响我国农村养老资源配置的经济动因和非经济动因,构建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模型、城乡收入差异系数模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模型,并做了因果分析和协整分析,厘清国内生产总值、城乡收入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等对农村养老资源配置的影响,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养老资源配置体系和机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对于有关研究和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3.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文振;论养老资源的自我积累[J];南方人口;1998年01期

2 张文亮;张桐;赵东霞;;国内老年人口分布与养老资源配置研究综述[J];老龄科学研究;2019年01期

3 蒋德海;;以共享的正义原则“克”养老资源分配不公[J];探索与争鸣;2015年12期

4 尹曙光;;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及其实现路径[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5 穆治锟;老年贫困:老龄化的人道主义危机[J];世界知识;2004年17期

6 贾素平;;中国养老服务产业多元化发展与资源整合策略[J];社会福利;2016年03期

7 高志强;;加拿大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评析[J];天津社会保险;2008年04期

8 朱同普;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养老制度的改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9 谢素芳;;编织老龄社会的制度之网[J];中国人大;2011年12期

10 宋宝安;;我国社会养老制度的政策回应度问题研究[J];江海学刊;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柏年;;社区养老的政策选择和理论思考——丰台区社区养老资源站研究[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恺悌;;关于加强我国老龄科学研究的再思考[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周厚秀;周明芳;廖建梅;;日本养老制度介绍及对中国的启示[A];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杨光;;我国老年人口日渐贫穷化(资料)[A];全国首次省级老年学学会工作座谈会论文集[C];2006年

5 Howard Bergman;Sathya Karunananthan;Pascal Bovet;Luis Miguel Gutierrez-Robledo;Jenny Brodsky;;理解和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全球性挑战(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6 李洁明;艾慧;;依托社会资本 推进养老产业化[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7 仓弼光;;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社会意义及其对策[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8 ;附录:老年人口资料——国家统计局关于老年人口有关数据的答复[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江苏老年人口资料[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10 徐勤;原野;;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现状[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其俊;上海探索养老“轮候制度”[N];文汇报;2006年

2 周其俊;上海探索养老“轮候制”解决资源供需矛盾[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关木;上海探索建立养老“轮候制度”[N];中国老年报;2006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功成;实现全国统筹是我国养老制度改革的关键[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5 川统;四川积极打造老年人口社会保障体系[N];中国信息报;2004年

6 ;国外养老制度专版[N];市场报;2005年

7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向征;德国:养老制度在改革中保持活力[N];法制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赵衡;法律如何保障“老有所养”[N];检察日报;2018年

9 郑秉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积极推进公共部门养老制度并轨改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5年

10 沈洁 唐正惠 安爱国;推行养老制度 解除后顾之忧[N];酒泉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丽娜;我国农村养老资源配置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刘春梅;农村养老资源供给及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3 刘晶;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童峰;基于循证实践方法的老年人口健康干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周卉;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反思[D];吉林大学;2015年

7 周凤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8 于威;中国农村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海波;我国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韩冰洁;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作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磊;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2 刘娜;我国人口老龄化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于铎;居家养老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4 何晓燕;我国公务员养老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王璐昕;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6 胡美梁;老人为什么会孤独[D];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

7 周晓娜;昆明市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分析[D];云南大学;2017年

8 魏忠良;营口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9 尹阔;基于福利多元化视角的北京地区养老机构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10 芮昌熙;韩国老龄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90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90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