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1644-1911)

发布时间:2020-04-19 01:26
【摘要】:本文选择自然形成的具有一致性、关联性的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为研究范围,以清代黔东南清水江流域的人工杉木林经营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内自然、人文资源,人工杉木造林、伐运技术及以清水江水系为网络的杉木产、运、销等制度的梳理,阐述其林业经济对社会变迁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其中的锦屏县为中心,选择内外相向切入的视角,透视区域经济与社会变迁,以典型研究为基本方法,剖析一个典型地理区域在典型历史时段上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内在机制与外在影响。并阐明该区域林业经济模式在当代中国可持续林业经营中的启示。 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简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正文包括上下两篇,共六章:上篇三章主要论述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史。第一章以锦屏县为例,主要论述区域内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首先概述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所依托的自然及社会环境,其中包括气候、土壤、地形、交通以及文化等方面。接着分析区域内人工杉木林兴起的背景,阐明清水江流域成功实现了由单一的稻作农业向稻作与人工林业并存的二元经济转型。第二章从技术层面,通过对区域内杉木造林技术及伐运技术的考察,阐明技术创新的意义。第三章则从制度层面考察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中杉木产、运、销系统中一系列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本文认为清水江流域人工杉木林数百年长盛不衰得益于一系列适应市场的良好制度安排的保障。 下篇三章主要阐述由区域内林业经济的繁荣所带来地相应的乡村社会变迁,包括区域社会原有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的瓦解,族群生存状态以及文化发展的提升等。第四章首先概述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论述区域社会变迁的动因。第五章分别从生产方式、土客关系、社会生活以及区域文化等若干侧面考察了清水江流域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社会变迁。第六章分别考察了区域经济中具有鲜明特色的育林村寨——文斗(锦屏县)和贸易口岸——三门塘(天柱县),对于典型村寨内涵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客观展望山区民族地区村寨的发展前景。 结语部分则对全文作出概括性的总结,通过考察林业经济兴起之后所带动的一系列产业链及其在区域内的分布特征,阐明在清代,这一地区已逐渐形成为经济特色鲜明、产业结构完整、地域分布合理、相互联系有序的一个经济系统,并论述清水江流域区域林业经济对当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与借鉴。点明清水江流域侗、苗族民众
【图文】:

锦屏县


图1一l锦屏县行政图Fig.l一1MaPofjinPinCounyt1.1.1.2土壤条件境内土壤,按利用标准分为自然土、旱作土和水稻土三个类型,按属性分为黄壤、红壤、石灰土、潮土、水稻土5个土类,14个亚类,67个土属,97个土种。黄壤系境内主要土类,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酸性强,土层深厚,土体湿润,耐旱保肥,全县土壤总面积的6.96%。红壤为仅次于黄壤的地带性土壤,矿物风化较黄壤强烈,,可溶性盐基大部流失,呈酸性,生物合成与分解过程较迅速,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21.5%以上。黄红壤特别适宜喜酸性土的杉木生长。1.1.1.3气候条件

清水江,锦屏


(3)西部、西南和西北部大部分低中山区。海拔800一1300米,相对高差500米左右。沟狭谷深,地貌破碎,雨量丰富,宜农牧林综合发展。图1一l锦屏县行政图Fig.l一1MaPofjinPinCounyt1.1.1.2土壤条件境内土壤,按利用标准分为自然土、旱作土和水稻土三个类型,按属性分为黄壤、红壤、石灰土、潮土、水稻土5个土类,14个亚类,67个土属,97个土种。黄壤系境内主要土类,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酸性强,土层深厚,土体湿润,耐旱保肥,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6.96%。红壤为仅次于黄壤的地带性土壤,矿物风化较黄壤强烈,可溶性盐基大部流失,呈酸性,生物合成与分解过程较迅速,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329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良品;杜双燕;;近三十年清水江流域林业问题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2 马国君;李红香;;近六十年来清水江林业契约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综述[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莹;清水江流域的乡村社会生活[D];贵州大学;2009年

2 吴声军;论林业契约对林地产权的维护功能[D];吉首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2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32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