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东部区域次中心城市选择和发展研究
【图文】:
安徽三省12个市2个县1个区,本文着重研究12个市,既河南的开封、新乡、逡逑濮阳、商丘、周口,山东的聊城、菏泽以及安徽的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逡逑阜阳。如图1.1,图中蓝色线之间的区域即为本文研究的对象。逡逑1.2.3研究的意义逡逑中原经济区东部区域涵盖的范围广、城市多,,相对中原经济区其他区域尤逡逑其是核心区域来说,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不平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逡逑区域位于三省交界处,距离主中心城市郑州较远,受主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影逡逑响有限;区域内涵盖的城市虽多,但还没有明显具备次中心城市条件的城市,逡逑不能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所以,在该区域选择和培育一个次中心城市,对于激逡逑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发改地区(20丨0)邋3737邋4逡逑2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丹丹;;中原经济区发展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年11期
2 董娟娟;;河南高职毕业生服务中原经济区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3 贾国强;;“中原经济区”热点试题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年12期
4 田晓川;;“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金融业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年11期
5 喻新安;;谋划中原经济区[J];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11期
6 郭二艳;;中原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年12期
7 杜丽丽;;中原经济区框架下河南高校外语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8 熊瑛;;在豫高校毕业生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思考[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9 邱晶晶;;中原经济区建设助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年08期
10 楚志凯;杜月云;齐国红;;适应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宏亮;贾迪;尹雷雷;;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分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世杰;;中原经济区产业转型的途径[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3 王晶;;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4 张君;曾杰;王玲;;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信阳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5 杨晓薇;;核科学技术创新与中原经济区建设[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0册(核情报分卷、核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分卷)[C];2013年
6 宋春东;;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7 王文静;;基于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整合研究[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吴宏亮;;从中原经济区建设看现代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A];《科学与现代化》2014年第1期(总第058期)[C];2014年
9 任星;许家伟;乔家君;;中原经济区背景下郑汴产业的分工与对接[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王昕杰;;加快构建河南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一种视角[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丽;绿色产业之梦[N];科学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谭永江 通讯员 贾世煜;一所大学的科技兴校之路[N];中国科学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刘金松 实习记者 赵朋乐;要记得住乡愁,又要解决农民的忧愁[N];经济观察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张庆宁;富士康改变河南[N];经济观察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黄明明;豫湘鄂:增强区域竞争力成亮点[N];科学时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谭永江 朱成安 孟超;发挥综合科技优势 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N];科学时报;2011年
7 王少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N];科学时报;2011年
8 河南省科学院院长 郭新和;发挥优势 协作创新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N];中国科学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谭永江;中原经济区预热发力彰显优势[N];中国科学报;2012年
10 记者 王超;河南:努力实现增产粮食200亿斤[N];中国青年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武军;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及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杨济时;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杨贺;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演变及其调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4 石永拴;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丁志伟;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D];河南大学;2014年
6 汪一帆;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重要矿产资源支撑及保障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璇;大众媒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冉鹏;中原经济区东部区域次中心城市选择和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尹兴月;中原经济区大气污染的时空统计分析[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4 张芳芳;《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第一章至第六章)翻译报告[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郑萌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金融支持作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袁小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刘炽;农业技术推广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8 马晓华;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加强豫台经贸交流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9 张文泉;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农业科技人才问题探索[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10 王东霞;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5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95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