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11:0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在转型期内,我国不断进行政治体制、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等多方面改革。地方政府作为改革创新的参与和推动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根据“理性经济人”理论,地方政府具有“趋利性”的特点,为了分享改革创新的成果,地方政府根据不同利益诉求,审时度势的采取了“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即竞争、合作、竞合。地方政府竞合理论是指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经济发展的利益,利益包括能源资源、资金、政策、人才、技术等而选择的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的的策略,地方政府竞合并不是一种悖论,而是审时度势的“趋利”策略。一方面,当面对外部压力时,地方政府在产业结构布局、资源利用、政策协调等多方面合作,进行“正和博弈”,做大本地区发展“蛋糕”提高本地区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当分享地方政府发展成果时,地方政府便进行激烈的“零和博弈”,尽力争取适合本地发展的利益。 本文将在地方政府竞合理论的指导下,具体阐述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从竞争走向合作,最终走向竞合的趋势,并对地方政府竞合做出规范性思考。首先,根据转型期内地方政府竞合策略的演变特点,重点分析了选题的背景缘由及其意义。其次,对地方政府竞合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地方政府在“利益”目标驱动下,采取“零和博弈”、“正和博弈”的不同策略,并且引进企业管理理论的竞合分析方法。再次,在地方政府竞合理论指导下,系统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的策略演变。一方面,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进行激烈的“零和博弈”,甚至恶性竞争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导致的一系列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割据、重复建设、环境污染、区域治理困境等问题。另一方面,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正和博弈”的现状与问题,动因及其限制因素。第四,文章在地方政府竞合理论支撑下,系统分析了以上海为中心竞合的长三角、多中心整合的珠三角、一中心两翼的环渤海的现有竞合模式;在此基础上,又以实体性和虚体性两种模式为出发点,研究了地方政府竞合的可能模式。最后,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竞合理论,文章从构建地方政府竞合的制度保障,完善竞合协调和执行机构,增强竞合观念,创新官员考核晋升机制,强化中央指导支持以及财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对构建我国地方政府间竞合关系进行策略性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25
本文编号:2717514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周克清;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理论及实践基础[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3 谷永芬;洪娟;;区域市场导向下长三角都市圈现代服务业的竞合发展[J];当代财经;2008年07期
4 王爱虎;刘志敏;高秀丽;;珠三角港口群竞合态势及广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解析[J];工业工程;2010年03期
5 彭国甫;张玉亮;;多元竞合是地方政府绩效改善的有效路径[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姚尚建;;整体国家与局部治理之争下的区域政府理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刘君德,舒庆;中国区域经济的新视角──行政区经济[J];改革与战略;1996年05期
8 涂龙科;;法条竞合的本质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9 郭焱;郭彬;;不同竞合模式的战略联盟形式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邓大才;论政府竞争[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惠萍;[N];中国工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玉胜;地方政府竞争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2 程臻宇;论中国同级地方政府竞争[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17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1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