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先进产业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1 10:22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先进产业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首先从先进产业的界定入手,介绍了先进产业的内涵、特征以及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关系;之后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阐述先进产业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理论方面主要分析了先进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实证方面,首先,根据先进产业评价的结果、黑龙江省高技术产业的现状评选出黑龙江省的先进产业,在此基础之上,对先进产业带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先进产业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最为显著。正是由于先进产业的显著的带动效应,在本文的最后,给出了大力发展先进产业对策,以带动黑龙江省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发挥省级学会优势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J];科协论坛;2011年08期

2 李兆青;李薇;;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18期

3 生立华;;提高物流业效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广饶县物流业为例[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4 刘从廷;;论循环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02期

5 李文军;杨文龙;;浅谈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6 马瑜;杨少英;;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7 马贞荣;;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8 锁冠侠;;地方高校如何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J];发展;2011年08期

9 王兴亮;;浅谈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J];商场现代化;2011年16期

10 陈雪峰;;社会资本培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前言[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颜加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王世红;王跃德;;粤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才喜;;关于地勘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分析[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关恒;;六枝布依族区域经济发展初探[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6 林丽伟;;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7 物流所;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录青;;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长春;;打造主体功能区 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10 梁爱文;;创新高职专业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龙;安阳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举行[N];安阳日报;2008年

2 记者 薛惠娟;签署举办区域经济发展论坛框架协议[N];河北日报;2008年

3 胡晓;西畴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4 梁浩 景春;二道江区筑巢引凤助推区域经济发展[N];通化日报;2008年

5 曾志明;推动信息区域经济发展[N];闽西日报;2008年

6 记者 向阳 江波;川滇黔县(市、区)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召开[N];四川政协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孙岚;诚信大庆 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N];大庆日报;2008年

8 王晓月 本报记者 文铭权;立足优势特色 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高地[N];四川日报;2009年

9 艳春 刘涛 宏图;双桥区认真开展集中学习活动 精心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N];承德日报;2009年

10 北京市工商局密云分局局长 曹玉冰;解决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N];中国工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玉鹏;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2 方春阳;水电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胡振国;深港经济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徐艳芳;区域文化产业开发的比较优势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吴晓天;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映;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8 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蒲小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刘中会;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先彪;企业集群的风险分析及风险防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2 向建平;五强溪库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马桂娟;产业集群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苗招弟;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晖;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关键要素分析及其建设途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松平;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晓航;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浅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琳;烟台世界葡萄酒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佳晓;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10 丰宝生;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23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23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d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