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127
【图文】:
当地社会关系和网络,进而融入当地文化,形成产业的社会化网络,才能促进和推动产业集群形成。一个典型产业集群中,一般都有五大类机构,如图1-1所示图1-1 产业集群的五大基本构成单位[1]这五大类机构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这五大行动主体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作用导致该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其中,成品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中文;曾福生;;基于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策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张庆义;;以质量为本夯实白酒产业发展[J];中国酒;2011年07期
3 殷福忠;丁明柱;;老工业基地优化布局研究[J];测绘科学;2008年S2期
4 ;2010中国杭州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1年Z1期
5 赵金龙;闫小锋;;文化产业发展途径探析[J];市场论坛;2011年08期
6 萧竹;;转变方式促进林业产业发展[J];致富天地;2011年08期
7 ;临沂市政府出台意见加快肉鸭产业发展[J];农业知识;2011年18期
8 于媛;;西北地区某乡镇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9 苏乃莹;陈永光;严大千;;地勘经济产业发展状况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3期
10 邱怀山;黄建雄;;广西昭平:财政助力茶产业发展[J];中国财政;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宏;;推进CRM实施,促进信息安全产业发展[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包子文;;吉林省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尹慧君;;“生态经济学”视野下的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产业发展探索——以北京市东三乡地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衡华;;发掘湖区优势 促进战略性提升——以益阳市为例谈环洞庭湖区域产业发展[A];洞庭湖发展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5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带动区域产业发展[A];新时期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方向——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1年
6 詹玉涛;詹志英;;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促进环保产业全面发展[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灿辉;龙维彪;杨仕忠;李云海;隋启君;;马铃薯育种研究与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A];加速发展云南马铃薯优势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宋春明;冯义;王惠珍;谢新国;;新洲区林业产业发展战略初析[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乐秀海;;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盛林;牛义;刘红艳;;小魔芋——大产业——新农村[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立坤 商焱;容城肉猪产业发展迅猛[N];保定日报;2005年
2 黄玉斌;水运撑起库区产业发展半边天[N];中国水运报;2005年
3 赵乾海;打通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壁垒[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记者 孙文博;我国半导体设备定位应锁定8英寸[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5 记者 包塔拉;夏日来我市调研沙草产业发展情况[N];通辽日报;2005年
6 记者 王珂;为加速塑料产业发展出谋划策[N];抚顺日报;2007年
7 张文君;动漫节助推省会动漫产业发展[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8 刘睿;居巢区渔网产业发展注重“集体撒网”[N];巢湖日报;2008年
9 雪贞;豆浆机产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N];国际商报;2008年
10 石志勇;陕西大力推动动漫产业发展[N];大众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志;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2 阎兆万;论产业环保化及其实现机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蔡宝家;区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4 沈文星;木材加工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甘联君;三峡库区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互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虞震;我国产业生态化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7 李玉勤;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 吴琼;以现代工业设计理念振兴常州梳篦传统手工艺产业[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唐华;产业集群论[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张哲;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新媛;济南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迟玉浩;产业集群与威海船舶工业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徐徕;产业集群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5年
4 翟瑛栋;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集群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吴秋英;湖南服装产业集群式发展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杨钟馗;基于产业集群理论下的长寿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岳文河;河西地区沙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刘华晓;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席正;环渤海经济圈产业集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姚丽娟;产业集群与甘肃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4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2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