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视角下的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0-06-28 01:10
【摘要】: 本文研究主要缘于这样一个事实:自1996年以来,为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央银行连续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然而,投资、消费以及经济增长并未随货币扩张迅速增长,反而逐渐回落,所有这些现象及相应的实证研究都表明我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 研究表明:造成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或主要不是)货币政策本身的原因,而主要缘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二元性(本章具体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经济和以乡村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所构成的城乡二元经济、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所特有的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并存的所有制二元格局以及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经济发展程度严重分化的中东西三大区域经济并存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经济二元性使不同的经济主体在银行信贷、市场进入等方面受到不同的约束,导致他们对货币政策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同时,利率管制下金融市场的分割使货币政策成为很多市场主体的一个外生政策变量,从而导致了货币政策的失效。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二元经济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政策工具、微观基础、制度条件、传导渠道以及传导速度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一方面导致了货币政策实施结果偏离了预定的目标,尤其是削弱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另一方面,延长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时滞,导致货币政策效果短期不明显,而长期效果相对明显,从而不利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实施。解决的办法是:(1)通过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信用制度建设、改革分配政策等措施削弱二元经济结构,尽快使不同市场主体的具有平等国民待遇、尽快实现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利率市场化;(2)构建和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体系,尤其是发展和完善结构性货币工具体系,发展和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资产结构及其分布格局,构建一个完善的、竞争性的农村和中西部金融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22.0;F224
本文编号:2732355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22.0;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金全;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2 徐春雷;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综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倪丹容,李洁;非正式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68期
5 陈骏;;从利率传导途径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1期
6 崔建军;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述评[J];经济学家;2004年02期
7 范从来;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8 刘金全,范剑青;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9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10 樊纲;通货紧缩、有效降价与经济波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若干特点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本文编号:2732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3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