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9:28
【摘要】: 当前我国正值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增长迫切需要新的推动力,农业信息化恰好满足了该项需要并成为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并将在今后一段时期主导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这已经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强调农村信息化问题。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而通过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无疑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省,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为视角,首先阐述了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总结并归纳了农业信息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深入分析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吉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在分析了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各主体的需要与动机后,提出了农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博弈问题,系统研究了各投资方之间如上下级政府间、同级政府间,以及政府、涉农企业与农民间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投资博弈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各方行为主体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辨识,研究了业主方、咨询方之间,以及业主方、咨询方与实施方之间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博弈过程;第四,构建了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系统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投入产出效率测度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了吉林省18个市(县)农业信息化系统投入产出效率,并对产生无效单元的原因及改进方法进行了探讨;第五,结合前文分析,从加强农业信息化主体建设,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320.1;F327
本文编号:2738585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320.1;F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洪伟;;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2 段迎春;王力民;;政府支持与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3 杨晓萍;;农业投入中政府与农户的博弈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李思寰;;基于DEA的企业信息化的效率评价[J];科技和产业;2006年05期
5 田玲;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对发展我国西部农业的启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6 黄方,刘湘南,张养贞;GIS支持下的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态势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1期
7 张庆武,郭东强;企业信息化投资的博弈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4期
8 卢现祥;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制度绩效量度及制度竞争问题[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9期
9 柳江;;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建设[J];发展;2006年11期
10 郝春晖,张庶萍;GIS支持下的农业信息化问题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2738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38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