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的中亚五国次区域货币合作模式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弘;;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分析[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2 张涛;;推进后危机时代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成本收益分析[J];时代金融;2014年26期
3 张涛;;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及法制环境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牟怡楠;;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文献述评[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5 周后红;;中国与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研究[J];中国商贸;2012年18期
6 陆瑞邦;;东盟区域货币合作难点浅析[J];时代金融;2010年01期
7 梁一唯;;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中国外资;2010年03期
8 黄文青;;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2期
9 刘杨;;从理论、实践及中国的作用浅析亚洲区域货币合作[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1期
10 张倩楠;浅谈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然性及前景[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胜刚;黄文青;;全球货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未来前景[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刘义圣;;人民币国际化探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刚;区域货币合作的第一步[N];人民日报;2011年
2 ;亚洲应建立区域货币合作机制[N];中国信息报;2002年
3 王贵捷;亚洲区域货币合作再上新台阶[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敬中 许林贵 周而捷;亚洲区域货币合作迈出历史性一步[N];经济参考报;2009年
5 记者 孙龙;对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可 高洪艳;区域货币合作确保人民币国际结算稳步推进[N];中国贸易报;2009年
7 湖北大学商学院 吴秋实 朱小梅;从金融发展收敛视角解读欧债危机[N];光明日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国际关系学博士 李巍;货币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下一步[N];南方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晓刚;下一个十年:人民币或崛起[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筱阳;前景值得期待[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洪梅;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欧元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谢洪燕;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地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刘冰玉;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基础和模式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雯;“一带一路”下的中亚五国次区域货币合作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李莹;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3 吕妍;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及进程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卢梅;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包静;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理论与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莉;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可行性与前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何艳;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理论、实践及中国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5年
8 何圣财;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拉美美元化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皮志刚;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及其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10 艾宇;东亚次区域货币合作的“锚货币”选择问题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49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4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