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下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思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07:11
【摘要】:进入2010年,后危机时代来临,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贸易额下降,出口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经济萧条与贸易保护双重压力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建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可以解释CAFTA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其中主要包括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大市场理论、协议性分工理论。在此基础上的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理论阐述了危机对与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造成的影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构想磋商阶段、加速合作阶段、全面建成阶段。中国与东盟双边经济发展呈现出贸易额大幅度增长、服务贸易领域持续发展、投资合作领域不断深化的特点。受金融危机影响,东盟国家纷纷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来应对。CAFTA的建成使得区域内贸易形势好转,从而传递出应对贸易保护的乐观信号。根据区域经济理论来考察CAFTA的贸易效应可以看出贸易创造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受贸易方向刚性的影响,区域内贸易往来,不会造成较大的贸易转移效应。总体上看创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动态经济效应起到刺激经济复苏的作用。通过指数体系来考察CAFTA内部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的研究显示,我国和东盟国家存在着优势互补,但是在部分产品的竞争上也很激烈。 后危机时代背景下的CAFTA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CAFTA的建成刺激双方国际贸易环境迅速回暖;有利于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东亚经济一体化合作思路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存在,中国与东盟竞争加剧,东盟各国发展水平差异过大以及内部市场狭小会阻碍贸易的发展。在此情况下CAFTA将会呈现三个趋势:双方经济合作进程会更加深入;中国将通过CAFTA来推动东亚合作;竞争的加剧带来的贸易争端增多。 中国和东盟面临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决定了中国和东盟应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来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思路。在合作理念上,倡导坚持区域合作摈弃坐等市场复苏的理念,倡导“合作机遇论”以对抗“中国威胁论”。在贸易领域上,主要的政策建议有五个方面:一是要利用货物贸易发展的有力条件来带动服务贸易;二是要积极发展双方的FDI以避免非关税壁垒;三是要双管齐下改善CAFTA内部的“一重两轻”局面;四是要优化产业结构以减少摩擦:五是要充分重视企业的作用。互利共赢发展思路在金融领域的政策建议包括:采用积极的态度和审慎的决策来开展金融业的合作,并要稳步拓展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752.7
【图文】:
2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理论基础对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如图2一3所示:假设有本国和伙伴国两个国家,分别用H和P表示。二者同属自贸区成员国,对外采取不同关税水平。对于无差异产品X,H国采用较高的关税水平,假设H国采用禁止性关税水平,理论上排除了一切进口,而P国采用较低的关税水平,税后价格分别为TP和介,Pw是该产品的世界价格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752.7
【图文】:
2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理论基础对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如图2一3所示:假设有本国和伙伴国两个国家,分别用H和P表示。二者同属自贸区成员国,对外采取不同关税水平。对于无差异产品X,H国采用较高的关税水平,假设H国采用禁止性关税水平,理论上排除了一切进口,而P国采用较低的关税水平,税后价格分别为TP和介,Pw是该产品的世界价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爽;李洋;程国平;;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合作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1年08期
2 吴胜蓝;;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的选择——基于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苏保祥;粟金刚;田代臣;;CAFTA框架下深化中国─东盟银行业与监管合作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31期
4 黄华德;吴立峰;陈宏;;建立自由贸易区及其金融架构研究[J];港澳经济;1994年08期
5 李丹丹;刘雪;景少华;;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3期
6 ;走进自由贸易区[J];中国经贸;2011年04期
7 刘建昌;;自由贸易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稳定器[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7期
8 董友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新态势——基于“和谐世界”理念的新视角[J];桂海论丛;2011年04期
9 杨丹志;;期待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共赢[J];w
本文编号:2757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5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