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及态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9 15:15
【摘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国政府根据区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一直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世纪之交,我国正在进行一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调整,这次调整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战略政策目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利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需要采用不同发展战略的原理,通过对我国已经进行的战略调整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对新世纪的战略调整态势进行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基础。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均衡发展理论,它主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地区同时进行人规模投资,使各部门、地区按同一速率增长,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类是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或区域进行集中投资,其他部门或地区通过利用这些部门或地区投资所带来的外部效应而逐步得到发展。在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倾斜发展三种战略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模式。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由于形势的需要,中央采取了倾斜内地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时期的战略调整,加快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衡,但延缓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实行梯度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投资重心向东部沿海倾斜,促进了东部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地区差距。“九五”时期是战略调整期,投资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促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经济的协调发展。 新世纪我国实施了东西联动、协调发展的战略。这个战略是在东部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实施的,希望通过东西合作,促进协调发展。为此,西部地区要依靠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经济的发展;中部地区要发挥承东启西的优势,同时利用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促进自身的发展;东部地区则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东部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同时,东部地区要通过对 l.-lfff扶、资源互补等方式帮助中两部经济的发展,实现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那 就是:带成“二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实现地区经济、杜会、生态良性发展,走 。J”持续发展的道路;消灭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F2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建堂;中国区域问题研究[J];经济学动态;1996年02期

2 王陆进;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本文编号:2762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62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3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