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东盟FTA贸易合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16:31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了世界各国跟随潮流的趋势。中国和东盟作为全世界重要的经济体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同时中国和东盟为了加强经济和各方面合作成立中国-东盟自贸区也是大势所趋。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自双方2005年开始削减关税以来,双边的贸易往来快速增长也证实了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是正确的选择。 正是由于双方近年来双方贸易往来密切,许多国内外学者从各方面分析了中国东盟双方自贸区成立以来的影响,双方各领域合作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展望等,但是合作至今中国东盟双方从贸易往来上看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究竟对于中国和东盟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程度如何,贸易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是否同时存在?本文首先通过常用贸易理论:关税同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对自贸区成立带来的影响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坐标图来显示自贸区成立前后贸易的变化及带来的结果。文章结合目前双方合作的现状并利用贸易互补性指数等研究中国和东盟在哪些产业上互补性较强,从而为今后的合作提供实质性支持。在实证部分,我们通过引力模型研究自贸区成立对双方贸易合作带来的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从而从另一角度验证当前我国实施的贸易政策的有效性。最后,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合作的结果,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对未来中国东盟合作的政策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7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邝国良;肖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合作战略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石珊;;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概况[J];商场现代化;2010年34期

3 何军明;;全球化背景下的欧盟—东盟FTA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8年05期

4 本刊编辑部;;挺进“零关税”时代[J];广西经济;2010年01期

5 文深;;东盟的经济合作[J];东南亚纵横;1988年03期

6 安德鲁;;发展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合作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7年11期

7 黄殿文;;中国品质 走遍东盟 首站越南[J];中国中小企业;2009年05期

8 宋晶恩;;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9 姚运肖;;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合作与拓展策略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1年12期

10 吕玲丽;王娟;;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模式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日明;包艳;;中韩自由贸易区(FTA):机遇、问题及前景[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2 马光;;中韩FTA中的贸易救济议题[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滕华;;发展中的中国东盟国际工程及其法律服务[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宋玉兰;;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的再思考[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5 龚晓莺;王朝科;邱国景;;贵州与东盟贸易合作的比较优势分析[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管雪;王蔚;胡勇;;治理水平与FTA形成原因的政治经济学及实证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7 涂小珍;严楠;;电点火头贮存后瞎火的FMECA和FTA综合分析[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梁俭;;浅论东盟特色文献的建设与开发——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A];2010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暨第28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小薇;乐莉;;向东盟国家输出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实践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陈家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格局下,广西高浓度磷复肥产业发展的契机[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丹 通讯员 吴承慧;嘉兴与东盟FTA半年答卷成绩喜人[N];嘉兴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晓晨;亚洲一体化:从东向西[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深圳特区报记者 匡天放;粤商赴东盟寻商机树形象[N];深圳特区报;2010年

4 ;亚洲国家快马加鞭推进自贸区战略[N];国际商报;2011年

5 跃萍;国际公路大通道在云南已具雏形[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6 记者 余红 孙伟;首届中国—东盟行业合作昆明会议举行[N];云南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吴志红;商会助企东盟淘金[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朱晓琳;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发展[N];南宁日报;2010年

9 罗绮萍;与ASEAN合作有助香港经济增长[N];国际商报;2008年

10 记者 方慧玲 通讯员 陈宏斌;峰会秘书处与16家东盟国家商协会签署合作意向书[N];广西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华;基于农产品贸易的中韩FTA可行性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磊;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甘振军;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彭文平;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5 卢红飚;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朴欲顺;关于韩国和蒙古FTA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金成勋;韩中产业分工结构及自由贸易协定(FTA)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芮秉焕;韩国FTA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张焦伟;FTA的经济效应与我国伙伴选择策略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王霞;FTA视角下美国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晶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杨雅殠;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及合作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陈益林;非传统安全视阈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寒梅;认同与中国—东盟区域合作[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九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秦立功;战后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变化与策略选择[D];外交学院;2010年

7 唐晓瑞;中国—东盟FTA贸易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8 覃合;东盟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货币政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9 周小颖;中国对东盟技术劳动力输出的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施美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62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62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c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