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18:01
【摘要】:当前,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往往表现为打破行政边界、实现跨区域的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行政区边界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因为地方政府具有追求行政边界内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行政边界成为缩小区域内经济增长水平差异,实现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 京津冀地区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层,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但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京津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落后,还没有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整体,有效地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根据京津冀地区的GDP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京津冀的一体化过程,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然后运用Barro回归方程和区域趋同分析对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中的边界效应及其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但是京津冀地区的边界效应明显增加,这意味着行政区边界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最后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域配置系数和区域专业化系数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趋同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的兼具主导性和专业性工业行业雷同,而且某些不具有专业化的行业也在区域中占有很大比重。通过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之后,提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及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军;涂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业、创新环境——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天津的发展思路[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年02期

2 李冰漪;;京津冀区域物流 鸡肋还是蛋糕?[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3 李春峰;李文娜;;新形势下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32期

4 代雷;权威;;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1年28期

5 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首都经济圈研究"课题组;何明;乔智玮;;首都发展的重大战略——打造首都经济圈解读[J];前线;2011年09期

6 赵丙奇;李玉举;;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策略[J];改革;2006年11期

7 卢欣;;印度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探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朱嘉;;加快新疆石河子-沙湾-玛纳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1年08期

9 张宏权;邹娜;信雪爽;;区域经济一体化利益分配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11年24期

10 王乃超;;深化合作 共同发展——专访南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秉镰教授[J];中国储运;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清;宋丽霞;马建兵;;浅议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晓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问题和对策[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谷立霞;;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新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绵涛;;浅析廊坊如何在京津冀一体化趋势下加速崛起[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6 张子睿;周静;张萍;刘晏辰;;京津冀区域图书产业营销战略探析[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郑林昌;;加快河北省融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8 任洪源;;京津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协调机制[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铭洋;;关于轨道交通对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的理性思考[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于刃刚;;推进京津冀现代服务业一体化的意义与对策[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志远;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N];唐山劳动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许峰;老问题缘何求新解[N];河北日报;2011年

3 民宣;民进河北省委持续建言京津冀区域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本报实习生 徐万佳;旅游“一卡通”升温京津冀区域合作[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建刚;京津冀一体化:磨合中跨越前行[N];中国改革报;2010年

6 天津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 罗亭;探索京津冀区域发展新思路(一)[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7 ;崛起的力量 开放的力量 融合的力量[N];河北经济日报;2011年

8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陈建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迈上新台阶[N];经济日报;2009年

9 记者 陈文喜;“东盟加三”力扫阴霾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速[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10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艳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石是有效的协调机制[N];南方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心淼;中国人才区域流动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吴航;经济全球化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凤玲;日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陈志恒;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林丽华;独联体演进态势的交易成本视角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7 陈晓文;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环境[D];青岛大学;2007年

8 何谦;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王玉玮;欧共体与GATT/WTO的法律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选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慧娟;基于边界效应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2 郑宏;京津冀区域差异与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3 苏文卿;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4 李婷;南北合作型自由贸易区及对中国的借鉴[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余实;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园区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赵辉;行政协议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刘春梅;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的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张浩;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省级政府间关系协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志华;NAFTA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何莉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广西边境贸易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84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84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6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