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22:48
【摘要】: 区域经济差距是能够用数量表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层次;区域经济差异通常表示区域经济结构、功能等各方面的特征和属性,它所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经济现象或事物在质、量方面的不同。差异的数量表现就是差距。区域经济分异一方面包涵差异,另一方面表示形成差异的过程和原因。区域经济差距是区域经济分异的数量衡量,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分异的直观现象表现,是区域经济分异的结果。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研究区域经济分异的目的,走区域经济分异发展的道路是实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途径。 区域经济差距是世界性问题。国外对区域经济分异的研究在二战后成为热点,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区域政策研究,二是运用和创建理论、方法,研究区域发展差异状态、机理和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分异的研究,改革开放后成为热点。对中国区域经济分异的研究始于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研究,对其解释从最初的“政策说”发展为目前的“多因说”,而且集中在宏观地带或省际之间差异的研究上,主要采用单一指标如人均GDP、GNP等来评价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分异的研究,2000年以前,是以整个东部沿海地区或是以省市为地域单元进行研究这主,仅有少量的文献是以地市为地域单元进行研究的。2000年以后,则以发达地区即经济隆起地带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的研究为主,以欠发达地区即经济低谷地区的研究为辅,对低谷地区的研究显见薄弱。研究的方法,一是按专题进行纵向的系统分析,二是按地区进行横向的对比研究。上述研究中,未见到以地级市为地域单元,从区域经济分异的角度对东部滨海地带进行研究的。以地级市为地域单元研究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能更恰当地揭示中国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分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立论部分,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 第二章为立论部分。本文以地域系统理论为理论方法主线,以经济事象的地域分异、组合规律为客观基础。认为,地域经济系统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事物和现象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是地表经济事象通过分异和组合所形成的。经济事象的地域分异、组合规律是经济区域形成的机理。分异、组合的对立、统一,是区域经济系统运动的动力,也是区域空间差异及特征产生的动力。经济要素的流动与地域分异、组合是相伴而生的。要素流动是地域分异、组合的基础。因此,本文研究了经济要素的内涵、经济要素流动的规律、影响经济要素流动的条件及随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经济要素流动的演替规律。经济区域具有综合性、系统特征和时空关联性。经济区域由经济中心、地域结构、部门结构构成的。作为经济中心的城市,是地域结构、部门结构的结合部,在地域经济系统中发挥着引导、组织、协调的功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形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与部门(产业)结构。本文通过部门结构、空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127
【图文】:
1.更便于把研究重点集中于大陆东部的滨海地带,而避免了就研究范围取舍中的不必要的赘述。这样可以直奔主题,节约篇幅。2.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的非滨海区域以及港、澳、台、琼本文均未正面研究,但在文中仍将分析上述地域与东部滨海地带的关系。本文中的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的研究未涉及北京市、海南省与台湾省,也未涉及浙江省的舟山市,是因为:北京,虽然属于沿海省市,但并没有海岸线,严格上属于近海地域;台、琼两省与舟山市,虽
相对差距为 1.444,绝对差距为 290。东部滨海地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北段相对差距为 0.412,绝对差距为 2.78。南段差距大于北段。经济中心深圳、上海、广州、厦门、天津为高经济发展水平区域,青岛、大连为中高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从区域平均值来看,珠三角最高,随后是长三角、京津唐、山东半岛、闽南、辽东半岛。
50图 3-2-7 1984 年东部滨海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类型7、小结:东部滨海地带峰谷相间格局及南北分异初步形成1984 年,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东部滨海地带已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城市化进程处于初期阶段,区域经济分异的格局已经形成。这种格局不仅表现为以长江为界的南北之间经济分异,即长江以南的南段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长江以北的北段,东部滨海地带的经济重心处于南段;而且表现为各地级市之间的经济分异,即经济发展水平的峰谷相间。
本文编号:2791127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127
【图文】:
1.更便于把研究重点集中于大陆东部的滨海地带,而避免了就研究范围取舍中的不必要的赘述。这样可以直奔主题,节约篇幅。2.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的非滨海区域以及港、澳、台、琼本文均未正面研究,但在文中仍将分析上述地域与东部滨海地带的关系。本文中的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的研究未涉及北京市、海南省与台湾省,也未涉及浙江省的舟山市,是因为:北京,虽然属于沿海省市,但并没有海岸线,严格上属于近海地域;台、琼两省与舟山市,虽
相对差距为 1.444,绝对差距为 290。东部滨海地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北段相对差距为 0.412,绝对差距为 2.78。南段差距大于北段。经济中心深圳、上海、广州、厦门、天津为高经济发展水平区域,青岛、大连为中高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从区域平均值来看,珠三角最高,随后是长三角、京津唐、山东半岛、闽南、辽东半岛。
50图 3-2-7 1984 年东部滨海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类型7、小结:东部滨海地带峰谷相间格局及南北分异初步形成1984 年,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东部滨海地带已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城市化进程处于初期阶段,区域经济分异的格局已经形成。这种格局不仅表现为以长江为界的南北之间经济分异,即长江以南的南段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长江以北的北段,东部滨海地带的经济重心处于南段;而且表现为各地级市之间的经济分异,即经济发展水平的峰谷相间。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月英;;近20年来中国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特点研究[J];地理科学;2007年05期
2 曾国军;彭青;;广州酒店业供给结构研究:基于亚运会的讨论[J];旅游论坛;2010年04期
3 李欣;张平宇;刘晓琼;刘林;;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分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年12期
本文编号:2791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9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