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行政生态视角下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20:47
【摘要】: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也是被国内外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城市群发展的新思路下,长三角区域正在谋求系统化的转型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作为节点的独特功能也越加凸显。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中心是上海,上海的发展定位是要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十三五”时期,上海要实现“四个中心”目标,不可能单打独斗,必须依靠周边多个次中心城市的协作配套,同时,“四个中心”建设也必将辐射周边次中心城市并二次辐射长三角城市群,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群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形成了多个次中心城市。上海以南有杭州、宁波,以西有苏州、无锡、南京,以北尚未形成次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缺乏接受上海辐射支持上海发展的支撑点。从江苏优化生产力布局、长三角区域均衡发展和上海跨江发展趋向来看,长三角北翼需要经济中心城市。目前,无论从空间和环境,还是从经济基础、人文历史条件来看,南通在长三角北翼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南通,整体正处于向现代工业社会加快过渡阶段,近年来发展迅猛,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已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雁”。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一重要规划中,南通的城市定位首次被明确为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2012年2月,继省党代会之后,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南通的提升发展被纳入了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行政生态学的研究视角看,一个行政系统与其所处的行政环境必须保持动态平衡,从而获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当行政系统感知到所处行政环境发展需求后,应快速反应及时消化分解,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方式和速度,通过各种自我革新的活动来积极回应所处环境的需求,从而达到两者之间新的平衡状态。因此,转型期的南通,要想成为引领长三角北翼发展的中心城市,更需要根据所处都市圈行政生态环境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回应,加速行政系统的转型提升,以适应整个都市圈行政生态环境的快速发展,并对北翼地区产生积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南通以及整个长三角北翼城市达到长三角都市圈行政生态环境发展需求,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基于此,本文以行政生态学理论为研究工具,以行政系统外环境因素对城市定位和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它们对南通城市定位和发展影响的方式和特点,探索他们之间存在的内在互动关系和发展规律,选择与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相关的主要行政生态要素,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揭示南通的定位和发展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提出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有效途径,以期能对南通市政府紧抓机遇、科学定位、优化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改革方案和路径建议,也为我国区域一体化科学发展、互动发展、均衡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野。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跃;霍秀红;;行政生态学视角下和谐社会的解读与构建[J];理论导刊;2008年01期

2 李运美;;行政生态学视角下的区域合作治理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乔延祚;;行政生态视角下的中国行政环境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4 陆怡君;;基于行政生态学视角的大学生村官现状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5 丁美琴;宗钱;;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生态学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沈丹丹;赵朕;;行政生态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年03期

7 黄永辉;;试论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建设——从行政生态学的视角分析[J];社科纵横;2006年05期

8 唐蓉;;行政生态学视野下的适度政府规模构建[J];理论探讨;2009年06期

9 张美伦;苏林;;我国公共行政环境分析——基于行政生态学的视角[J];新西部(理论版);2016年11期

10 唐蓉;;行政生态学视野下的大部制改革[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平;;行政生态·和谐行政·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生态视角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葛建亚;;长三角集邮圈的构建及其对区域内旅游的促进[A];第十四届南京集邮文化节《集邮与旅游》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陈素红;;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A];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4 唐品;魏守华;姜宁;;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依赖及省际比较(讨论稿)[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郁鸿胜;宗传宏;李娜;;上海教育服务长三角战略与对策[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杨英宝;冯绍红;;通用航空在长三角地区大有可为[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与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李雅琼;;合作协议与区域一体化:以长三角为例[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8 ;融入“长三角” 谋求大发展[A];与时俱进创伟业——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3年

9 戴园伦;;上海印机将成为长三角印刷业发展的助推器[A];长三角印刷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第三届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日程安排[A];第三届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可 贲腾;南通要在长三角地区发挥核心引领作用[N];南通日报;2014年

2 通讯员施富泮;推动南通成为长三角对台经贸合作后起之秀[N];南通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顾敏;南通:从近代第一城到长三角北翼中心[N];新华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徐亚华 苗蓓;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N];南通日报;2011年

5 ;南通 长三角的投资福地[N];中国信息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郑建文 汤晓峰 朱蓓宁 陈可 刘璐;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 南通大有可为[N];南通日报;2011年

7 ;南通:长三角北翼崛起“创新之都”[N];新华日报;2019年

8 ;南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奋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N];人民政协报;2012年

9 何春辉;南通旅游抢滩长三角[N];华东旅游报;2008年

10 董 林;打造长三角“城市航母”主力舰 南通竞争力从何而来?[N];中国信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红;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赵莹;我国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斌;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4 李洁;长三角地区化肥投入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邓君俊;长三角地区霾天气形成机理和预报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羌建;近代南通棉业发展研究(1895~1938)[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毕秀晶;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何秋红;《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申剑敏;跨域治理视角下的长三角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姚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空间计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晶晶;行政生态视角下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陈文鹏;行政生态学视角下我国县政改革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李晓茯;基于行政生态学的行政改革取向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4 霍秀红;和谐社会建设的行政生态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玉千;从行政性组织到第三部门:对计生协会组织转型的思考[D];厦门大学;2017年

6 赵蕖芳;我国行政生态系统的平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高璐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管理的改革与完善[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8 李彬;论行政生态视角下的学习型政府的构建[D];河北大学;2013年

9 李超显;行政生态学视阈中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刘飞宇;浙江省“放管服”改革的社会政治基础[D];浙江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6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06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9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