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与渭河水环境质量演变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08:39
   水环境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它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破坏成了全球问题之一。在渭河流域关中段,同样的问题也在发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和水环境保护的关系以达到区域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是该地区极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的研究正是针对渭河流域关中段的水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求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介绍了水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分析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产业情况以及近年国家到地方制定和实施的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划对渭河水环境变化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渭河流域陕西段的水环境现状、水环境容量和近20年的水环境演变的趋势。在分析研究了国内其它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渭河流域关中段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渭河水环境随着经济发展不断的恶化,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相应法律法规和措施的制定后,渭河水环境质量在近年有持续明显的提高,但仍然属于严重污染阶段。在现阶段要,要使渭河水质仍持续改善,必须深入研究渭河水环境与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关联,针对不同的污染物的各自的特性和环境进行详细调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构建经济政策体系,开展循环经济。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X52
【部分图文】:

区位,渭河平原,秦岭,子午岭


关中地区位于陕西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以及杨凌经济示范区,西起宝鸡,东至憧关,南依秦岭,北至黄龙山、子午岭。地理位置在东经106“18‘一110 035’,北纬33“35’一 33050’总面积55380约占陕西总面积的26.9%(见图3)。关中地处渭河中下游,以渭河平原(亦称关中平原)为主体,大致以秦岭主脊与陕南地区为界,以子午岭、黄龙山与陕北地区分开(详见图3)图3关中区位图 2.1.2地质条件关中地跨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渭河平原及其以北地区,属中朝准地台南部的陕北地块;南部地区属秦岭褶皱带。关中地区为南北高中部低,海拔325~3767m,相对高差达3442m,大致可分为三种地貌类型:渭河平原区

渭河流域


杨凌、咸阳、西安、渭南等市(区)后,于撞关的港口注入黄河,全长818km,流域面积 13.5xl了kmZ。渭河在陕西境内河长502.4km,流域面积 6.71x104km2,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50%,占全省总面积的34.6%【66,叨(详见图4)。渭河的支流有金陵、黑河、洋河、沈河、涝河、濡河、皂河、临河、漆水河、北洛河。径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径源县,流经宁夏、甘肃、陕西二省,至陕西省高陵县的径渭堡汇入渭河。径河全长455km,流域面积4.54万kmZ。陕西段河长275km,流域面积0.94万k扩,仅占总流域面积的21%。省内支流有黑河、二水河和泪一河等。北洛河是渭河第二大支流,发源自陕北吴旗白十山区的草梁山,流经延安地区,穿越渭北高原东部至大荔县朝邑入渭,全长680.3腼

等级比,监测断面,渭河,干流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更三亘五l区亘亘亘交童应一一 {{{{{{{...{{JJJ「l‘...{l一‘ }}}_lddd_人 人… ddd…… 20002001图4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0一2008渭河干流监测断面地表水质量等级比例2005年各监测断面中,1个为n类水质,1个为m类水质,2个为W类水质,9个属劣V类水质。76.9%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2006年渭河水质污染程度有所降低。13个监测断面中,1个为n类水质,1个为m类水质,2个为W类水质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兴军;杜佳;;渭河生态环境问题浅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兴军;渭河(陕西段)健康评价[D];西北大学;2012年

2 叶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07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07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4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