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08:48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要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来逐步实现,而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正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可以说21世纪更是一个城市圈的世纪。从我国开始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有经济学家就提出了“只有‘中原定’,才能‘天下安’的观念”。2010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进一步确立了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武汉市由“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转变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反映了中部崛起“龙头”之争中国家的区域政策导向。这有利于武汉充分发挥“增长极”的作用,通过增强其金融“造血”机制及配置功能,进而以“极化扩散”效应方式带动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当然这对于圈内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金融市场环境。 目前,正是由于武汉城市圈有这样好的经济环境,该区域内中小企业才能借助其丰富的资源,以其灵活多变的机制和具有创新活力的特点,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一直以来,武汉城市圈内的中小企业仍然是区域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在资金融通、市场准入、人才引进、信息共享以及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困难。特别是内外资金的匮乏所引致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金融压抑。在这样的背景基础上,笔者才有了整篇论文的框架结构。本论文主要分为四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区域经济及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借助一定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首先,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其受到的融资约束这三个方面为研究背景,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圈及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研究动态,并指出国内外有关区域经济中小企业及其融资问题研究相对缺乏。以武汉城市圈这一特殊区域为研究范围,对其所辖范围内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有关区域经济中小企业及其融资理论,而且对武汉城市圈及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职能调整以及为其他几大城市圈提供参照等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其次,从武汉城市圈的概况出发,在梯度推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及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指导下,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主体为对象,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主要从政府扶持、金融体制、中小企业自身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为制定企业融资对策提供参考。 再者,本文在对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内源融资不足、外源融资受阻是当前中小企业的真实处境。导致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金融机构的管理体制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几个方面。 最后,在有关理论分析和数据证明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机制。一是必须完善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这是决定着企业资金来源的关键;二是完善政府服务职能,这决定着中小企业企业融资环境的优劣;三是要通过金融市场的创新来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和渠道;最后,还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总之,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关系到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区域政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要关注的问题。因此要聚集社会各个方面努力,解决好这一问题。
【学位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2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伶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与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08期

2 黄嘉聪;郑涵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12期

3 ;政企互动[J];中国中小企业;2008年05期

4 张福君;;融资方式选择[J];中国中小企业;2008年08期

5 刘明康;;银行考察中小企业可看“三品”、“三表”[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12期

6 蒋辉;;李国辉:创新,树立服务机构的别样旗帜——记吉林省四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李国辉[J];经济视角(上);2009年04期

7 张国栋;;融资渠道创新:银行业吹响“集结号”[J];中国金融家;2009年02期

8 单梅;;中小企业融资有捷径[J];法人;2011年05期

9 罗文渊;;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探析——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1年07期

10 ;积极探索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手段[J];财经界;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中杰;;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青坪;兰永生;;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金融危机与陕西经济发展专题学术论坛论文选集[C];2009年

3 刘晓辉;;金融危机背景下创新我省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若干思考[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韦艳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难的思考与对策[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5 王换娥;杜亚涛;赵建敏;;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担保及其法律问题[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林汉川;林洲钰;;第四十九章 中小企业融资集群的自组织演进研究——以中小企业集合债组织为例[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7 杨丽;;拓展辽宁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策略选择[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茂竹;王艳茹;王秋实;;中小企业融资的银企博弈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林汉川;林洲钰;;组织学习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以35次中小企业集合发债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唐艳;周冶芳;张闪闪;;浅析转型期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政府责任——以广西地区为例[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十大问题[N];济南日报;2005年

2 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N];金融时报;2003年

3 李力;社区银行——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N];金融时报;2005年

4 实习生 金忻 记者 王辉;中小企业融资:三方合作,两头输血[N];上海金融报;2005年

5 市经委中小企业局 李建刚;对我市中小企业融资的几点思考[N];大庆日报;2008年

6 王海坤邋汪海宝 李丹阳 见习记者 曹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依旧[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沈来红 记者 梅杉;中小企业融资又多渠道[N];大连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余潇 王永珍;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N];福建日报;2008年

9 人行武穴市支行 刘国强;对武穴市中小企业融资的调查与思考[N];黄冈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小伟;省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会出发[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君晖;行为金融理论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郑迎春;超越边界的治理[D];武汉大学;2012年

3 王鹏翔;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佟光霁;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吴克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黎璞;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萧一啸;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朱莱斯;非洲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邱e

本文编号:2807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07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2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