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东北地区地域组织的创新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31 21:48
   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乃至自然、社会、工程科学等诸多学科皆有介入。文章总体上力图突破目前主导的地区开发研究中对地域组织研究的忽略。应当认识到的是:产业研究是必须的,然而只有对产业落实的具体空间进行同步研究,才能够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这是区域开发的重要方面,这一研究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落后地区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作为研究区,运用相关的统计数据,采用一种新的视角——从地域组织角度对东北地区现状进行分析,并将之与产业研究、社会发展研究结合起来,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地域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为这一地区提出一个合理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地域组织创新对策。 论文的整体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首先提出地域组织创新的涵义,提出地域组织创新是制度创新在地域创新中的表现。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得出,出现东北问题的实质是东北地区产业区位优势的改变,进而要求对产业与地域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产业地域分工。 第二部分,分析东北地区地域组织的发展与创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找到地域组织创新的障碍因素。 第三部分则对东北地区未来地域组织创新发展的模式进行研究,结合目前世界经济、产业和地域发展的宏观背景,以及我国宏观地域格局的演变,提出东北地区地域组织创新的方向与形式。 第四部分针对具体的地域组织形式,从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管理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在文章的最后,进行了一些结论总结并提出某些未竟研究。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示意图,一类口岸,国家,示意图


放的时间进程上看,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从 1992 年才开始的,比东南沿海地区迟了 10 几年的时间。尽管如此,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产业结构逐渐高级化,资源型重工业占主导地位,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演进阶段,全国农牧业基地、能源与原材料基地、重化工业基地的地位不容动摇;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均 GDP 和经济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等中心城市发展迅速,城镇体系日趋合理;交通网络发达,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地位显要。与此同时,新型地域组织形式或其雏形逐渐形成:(1)80 年代后期,行政区划上实行了市带县体制,形成了省(自治区)、市县(自治州、盟)、乡镇(旗)的行政区域管理体系。这一体制,强化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区域经济要素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分化。(2)一系列开放城市、口岸的设立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繁荣。

示意图,示意图,开发区,大连


(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海拉尔)此外,还设有若干二类口岸[18,19]。以丹东、珲春、绥芬河、黑河、满洲里等为节点的沿边口岸城市构成了东北地区沿边开放地域组织体系雏形。大连、营口、锦州等南部港口则形成了沿海港口城市体系,成为东北地区物资集散和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3)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建设为东北地区经济注入了活力。自 1984 年 8 月国务院批准大连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东北地区现有国家级各类开发区 19 个,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 5 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 个、技术专利园区 1个、保税区 1 个、边境经济合作区 5 个、出口加工区 2 个,另外还有省级各类开发区及众多的其他各类各级开发区等(见表 5)。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这些开发区在地区经济增长、对外开放、体制与机制创新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

分布图,工业基地,分布图,装备工业


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发展也是重点内容。国务院第一批 610 亿元的首批中在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东北地区的优势领域内,在地上,重工业基础最为雄厚的辽宁省获 52 项,总投资额突破 440 多亿元,占全部 72.5%;黑龙江省 37 项;吉林省 11 项。第三,装备制造业基地的重构东北地区是我国装备制造工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在全国装备工业中占有重。2000 年其资产总额占全国装备工业资产总额的 10%左右;其全部从业人员数装备工业从业人员数的 11%左右[21]。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集中了东北地区入在全国前 10 名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的 70%,其中哈尔滨占 16%,长春占 8%,%,大连 24%[22]。东北地区具有装备工业的全部 8 种类型,并且围绕着装备工业支援产业类型多样。在东北地区中部“哈大”交通经济隆起带上呈现出高度的相。如哈尔滨电站设备制造业、长春的汽车、沈阳的航空和机械制造业、大连的船舶具体的地区分布上即是主要工业城市的工业区或各种类型开发区。这种地理集聚大宗物流的产生,这将强化哈大交通经济带的经济职能。同时,这种基础可接受业技术转移,参与国际分工,构成西欧-北美制造业隆起带的中心。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荣成;赵玲;;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吉林省城市化空间特征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玲;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吉林省城市化机制与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艳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制与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9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09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b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