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产业集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5 12:41
拥有122.84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不仅是我国的江河源和生态源,也是众多国际河流的发源地和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气候调节区。同时,西藏也是一个经济社会极不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发展也有着与内地省、市、自治区完全不同的模式——依靠中央和各援藏省市的对口支援发展经济,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长期以来,国家投资和对口援藏省市的援助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西藏产业发展又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如何选择和发展西藏产业经济,如何培育和壮大西藏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选择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认为,尽管西藏并不存在一个明显的工业化过程,产业集聚也恰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西藏要尽快摆脱目前“输血”式发展的路子,尽早走上“造血”式的发展道路,在区域经济格局中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在产业选择上慎之又慎。因为在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发展产业,决不可能齐头并进,实行均衡式发展战略,而且限于资金、技术和人才因素,也不可能实行经济的平衡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藏这种落后地区的产业发展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农牧业的产业化、资源开发的适度规模化、第三产业的高起点为目标,依靠政府主导,对区域生产力实行合理布局,引导资源和要素在优越地区优先发展,形成聚集经济,获取规模报酬,进而促进产业的发展壮大。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按以下思路依次展开: 1.导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并界定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同时也说明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2.产业集聚理论与国内产业集聚文献综述。对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介绍了国内产业集聚研究的动态。 3.西藏的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分析。收集整理了1965-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西藏产业发展作了比较客观准确的描述,对西藏产业结构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4.西藏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西藏产业布局作了简要评价,收集整理了1998-2003年的统计数据,主要运用产业区位商和产业集聚指数对西藏产业集聚作理论分析。 5.西藏产业集聚的条件分析。从西藏自治区的资源与开发状况、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政策等分析西藏产业集聚的有利条件;从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约束、人才制约等方面讨论西藏产业集聚的不利条件。 6.推进西藏产业集聚的几点思考。从制度入手,分析了西藏产业发展的制度约束,提出以政府主导,通过政府的职能创新,建立和完善促进西藏产业集聚的政策体系,进而分析了西藏的产业布局、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并简要提出推进西藏产业集聚的战略措施。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127
本文编号:2813030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宁世群;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的发展与进步[J];中国藏学;1997年03期
2 胡鞍钢,温军;西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上)[J];中国藏学;2001年01期
3 胡鞍钢,温军;西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下)[J];中国藏学;2001年02期
4 郭凤芝;区域成本差异对西藏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个宏观的研究视角[J];中国藏学;2004年03期
5 吕鸣伦,俞志谦;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与跨世纪产业结构调整[J];地理研究;1996年04期
6 汪德军;浅析新时期西藏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J];西藏发展论坛;2005年01期
7 李玲燕,李曦辉;西藏产业发展后顾前瞻[J];西藏研究;1995年02期
本文编号:2813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1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