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WTO框架下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学路径

发布时间:2020-10-08 22:24
   大陆和台湾相继入世后,连同香港和澳门在内,我国在WTO体系中共占有四席,这种“一国四席”的状况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造成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一轮浪潮席卷全球之时,如何发挥“一国四席”中的积极因素、推动两岸四地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成为学界讨论的一大热点。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无论从全球战略,还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建立以其自身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即以两岸四地为基础,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统一体。在WTO的框架之内构建两岸四地的区域一体化制度,是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的“新举措”,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需要。中国内地与香港和澳门地区CEPA的签订,属于中国“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要实践之一。本文在从经济、政治、法律因素等方面综合考察了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之后,认为两岸四地区域一体化具有可操作性。根据两岸四地经济贸易制度的差异性,“新型自由贸易区模式”应是当前两岸四地经济整合法律模式的首选。有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必定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实施机制,尤其是不能缺少一个结构科学合理、能够有效运行的争端解决机制。在排除了直接适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之后,通过多元途径解决四方的经贸纠纷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进而为保证经贸争端及时、有效地解决,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事务及争端管理机构——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管理委员会。在争端解决制度的具体设计方面本文认为应包括预警机制、协商机制和专家裁判庭程序。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922.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
    2.1 区域经济整合的一般动因
        2.1.1 经济动因
        2.1.2 政治动因
        2.1.3 法律因素
    2.2 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殊动因
        2.2.1 经济动因——促进两岸四地经贸关系深化发展的必要途径
        2.2.2 政治动因——有助于我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2.2.3 法律动因——建立符合WTO规则的区域一体化制度
第三章 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3.1 两岸四地事实上的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3.2 内地与香港CEPA的示范性——实证分析
        3.2.1 内地与香港CEPA实施的经济成效
        3.2.2 内地与香港CEPA对“一国四席”下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3.3 与台湾地区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障碍有望逐步排除
        3.3.1 台湾岛内已认识到将被区域一体化浪潮边缘化的危险
        3.3.2 两岸已出现建立相关区域一体化协议的倾向
        3.3.3 两岸民众“三通”呼声高涨
第四章 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模式选择
    4.1 WTO内“一国四席”格局的形成
        4.1.1 中国是GATT 的创始缔约方之一
        4.1.2 香港的GATT单独缔约方和WTO 成员资格
        4.1.3 澳门的GATT单独缔约方和WTO 成员资格
        4.1.4 “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的WTO 成员资格
    4.2 两岸四地区域一体化的先驱——内地与香港CEPA
        4.2.1 CEPA 的由来及其性质
        4.2.2 CEPA 的法律定位
    4.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模式及我国的选择
        4.3.1 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模式
        4.3.2 两岸四地区域一体化应选择新型自由贸易区模式
        4.3.3 关于两岸四地区域一体化的名称问题和法律性质的界定
        4.3.4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五章 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之构建
    5.1 在大中华自由贸易区内创设争端解决机制的必要性
        5.1.1 争端解决机制是保障经济一体化规则有效性的必要机制
        5.1.2 友好协商途径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
        5.1.3 四地原有的司法协助模式无法解决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争端
    5.2 对WTO、EU以及N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考察及借鉴
        5.2.1 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考察
        5.2.2 对欧盟争端解决机制的考察
        5.2.3 对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考察
        5.2.4 小结
    5.3 构建大中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5.3.1 应排除直接适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5.3.2 通过多元途径解决经贸争端
        5.3.3 对具体争端解决机制的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艳丽;;论原产地规则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2 李磊;刘斌;;WTO导致了反倾销的泛滥吗[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5期

3 余俊;;TRIPS协定与中国知识产权法制的变革[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7期

4 史晓丽;;我国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实体规则研究[J];法学杂志;2011年07期

5 宋玉;;浅析我国贸易与环境相互影响及法律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1年07期

6 余俊;;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TRIPS协定在中国的十年[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4期

7 范晓波;;多哈回合规则谈判之反倾销公共利益议题[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陶磊;庞俊;;中国原材料限制出口案初裁报告评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9 颜梅林;陈亮;;比较借鉴视角下ECFA争端解决机制建构研究——以WTO、CAFTA、NAFTA争端解决机制为鉴[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6期

10 景宣如;;解读WTO保障措施中“不可预见的发展”[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波;李玉洁;;试论美国在WTO/DSM非违法之诉内解决人民币汇率争端的不可行[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2 刘筱萌;;WTO争端解决机制报复权利的转让问题初探[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3 宋杰;;WTO内“潜在利益”的保护:一种新贸易干涉工具?──基于国家责任援引机制的观察与评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4 段玉銮;李景元;郝志功;杜稳灵;;第三章 WTO反倾销规则发展[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5 刘勇;;WTO成员并未承担防止和避免“倾销”的条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6 龚柏华;;入世以来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回顾与展望[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斌;;WTO透明度原则与中国盐业垄断体制改革[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敬;;浅析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的应对[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立文;;WTO贸易救济争端解决裁决执行问题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10 孙立文;;浅析WTO争端解决中国诉美轮胎特保措施案的法律意义[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t

本文编号:2832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32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e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