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聚集与金融中心建设 ——兼论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发布时间:2020-12-22 00:46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济资源的配置遵循市场供求关系,其在区域间流动逐渐摆脱了行政区域的限制。在此背景下,金融资源的流动范围得到大幅拓展,大量金融人才、金融机构向个别城市集。现代市场经济已经证明了金融产业集群可以加强机构间协作、共享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正外部效应。放眼全球,纽约、伦敦、东京已然成为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了全面的金融产业集群,并且强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在中国大陆,金融聚集的现象也并不陌生。继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将上海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后,北京、深圳、广州、武汉、天津、重庆、成都等多个城市相继提出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思路,经过多年努力,各个城市均已经形成一定集聚规模,创造了巨大的规模效应并带动了辐射区域的经济金融发展。具体到西部,成都、重庆对于“西部金融中心”的争夺愈演愈烈,各地政府都在不遗余力的提高金融产业集聚的水平与质量。随着更多的目光聚焦到金融集聚现象,国内外学者结合多种学科体系,运用多种实证方法对其现象及本质进行了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金融集聚有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2. 金融集聚的文献综述
2.1 金融集聚的概念
2.2 金融集聚的动因
2.3 金融集聚与金融中心
2.4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述评
3. 金融集聚的理论框架
3.1 金融集聚的定义
3.2 金融集聚的特性
3.2.1 层次性
3.2.2 成长性
3.3 金融集聚的动因
3.3.1 综合金融产品发展的需要
3.3.2 金融功能深化的需求
3.3.3 金融产业升级的要求
3.4 金融集聚的形成条件
3.4.1 稳定的政治基础
3.4.2 健康的经济环境
3.4.3 有利的区位条件
3.4.4 完善的基础设施
3.4.5 有力的政策支持
3.4.6 丰富的人力资源
3.5 金融集聚与金融中心的形成
3.6 金融集聚的主要模式
3.6.1 自然形成模式
3.6.2 政府主导模式
3.7 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7.1 金融集聚的外部性分析
3.7.2 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4. 金融集聚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1 金融集聚综合评价指标选择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构成
4.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高阶因子分析的城市金融集聚水平测度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标准化方法
4.2.3 信度与效度检验
4.2.4 模型构建
4.2.5 2007-2011我国各城市金融集聚水平评价
5. 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5.1 金融集聚水平对比
5.2 金融发展水平对比
5.2.1 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对比
5.2.2 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规模对比
5.2.3 金融基础环境对比
5.2.4 人才储备
5.2.5 行政因素
5.3 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存在的问题
5.3.1 金融业发展不均衡
5.3.2 金融集聚程度相对较低
5.4 小结
6. 成都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6.1 营造良好的金融业生态环境
6.1.1 政策环境
6.1.2 创新环境
6.1.3 学术环境
6.2 全面统筹规划金融产业布局
6.3 制定差异化的金融行业培育机制
6.4 培养和吸引高素质金融人才
6.5 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形成良性互动的“成渝模式”
6.5.1 “成渝模式”是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
6.5.2 “成渝模式”的合作基础
6.5.3 打造“成渝模式”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都构建中国西部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分析[J]. 马德功,齐眈怡. 西南金融. 2011(07)
[2]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 促进成都金融中心建设[J]. 张桥云,曾志耕. 西南金融. 2011(07)
[3]金融集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任英华,姚莉媛. 统计与决策. 2010(11)
[4]金融体系发展、金融结构深化与经济增长——基于63个国家样本的面板协整分析[J]. 罗文波,张祖国.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06)
[5]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分析[J]. 武志. 金融研究. 2010(05)
[6]金融机构集聚: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过程的新视角[J]. 陈铭仁.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10(03)
[7]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及其应用[J]. 任英华,徐玲,游万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05)
[8]西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J]. 李忠民,邹明东. 西部金融. 2010(05)
[9]我国西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路径研究——基于西部三省市条件分析[J]. 陈红霞,陈敏灵. 学术交流. 2010(02)
[10]促进东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互动 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J]. 秦士由. 保险研究. 2009(12)
硕士论文
[1]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封闭式基金收益影响因素研究[D]. 曹文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2]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D]. 李想.西南财经大学 2010
[3]产业集聚过程中的金融聚集效应——模型与实证研究[D]. 王守财.重庆大学 2010
[4]CBD金融集聚研究[D]. 刘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5]建立我国西部金融中心的实证分析[D]. 闫妍.西南财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30821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2. 金融集聚的文献综述
2.1 金融集聚的概念
2.2 金融集聚的动因
2.3 金融集聚与金融中心
2.4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述评
3. 金融集聚的理论框架
3.1 金融集聚的定义
3.2 金融集聚的特性
3.2.1 层次性
3.2.2 成长性
3.3 金融集聚的动因
3.3.1 综合金融产品发展的需要
3.3.2 金融功能深化的需求
3.3.3 金融产业升级的要求
3.4 金融集聚的形成条件
3.4.1 稳定的政治基础
3.4.2 健康的经济环境
3.4.3 有利的区位条件
3.4.4 完善的基础设施
3.4.5 有力的政策支持
3.4.6 丰富的人力资源
3.5 金融集聚与金融中心的形成
3.6 金融集聚的主要模式
3.6.1 自然形成模式
3.6.2 政府主导模式
3.7 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7.1 金融集聚的外部性分析
3.7.2 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4. 金融集聚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1 金融集聚综合评价指标选择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构成
4.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高阶因子分析的城市金融集聚水平测度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标准化方法
4.2.3 信度与效度检验
4.2.4 模型构建
4.2.5 2007-2011我国各城市金融集聚水平评价
5. 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5.1 金融集聚水平对比
5.2 金融发展水平对比
5.2.1 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对比
5.2.2 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规模对比
5.2.3 金融基础环境对比
5.2.4 人才储备
5.2.5 行政因素
5.3 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存在的问题
5.3.1 金融业发展不均衡
5.3.2 金融集聚程度相对较低
5.4 小结
6. 成都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6.1 营造良好的金融业生态环境
6.1.1 政策环境
6.1.2 创新环境
6.1.3 学术环境
6.2 全面统筹规划金融产业布局
6.3 制定差异化的金融行业培育机制
6.4 培养和吸引高素质金融人才
6.5 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形成良性互动的“成渝模式”
6.5.1 “成渝模式”是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
6.5.2 “成渝模式”的合作基础
6.5.3 打造“成渝模式”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都构建中国西部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分析[J]. 马德功,齐眈怡. 西南金融. 2011(07)
[2]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 促进成都金融中心建设[J]. 张桥云,曾志耕. 西南金融. 2011(07)
[3]金融集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任英华,姚莉媛. 统计与决策. 2010(11)
[4]金融体系发展、金融结构深化与经济增长——基于63个国家样本的面板协整分析[J]. 罗文波,张祖国.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06)
[5]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分析[J]. 武志. 金融研究. 2010(05)
[6]金融机构集聚: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过程的新视角[J]. 陈铭仁.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10(03)
[7]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及其应用[J]. 任英华,徐玲,游万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05)
[8]西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J]. 李忠民,邹明东. 西部金融. 2010(05)
[9]我国西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路径研究——基于西部三省市条件分析[J]. 陈红霞,陈敏灵. 学术交流. 2010(02)
[10]促进东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互动 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J]. 秦士由. 保险研究. 2009(12)
硕士论文
[1]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封闭式基金收益影响因素研究[D]. 曹文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2]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D]. 李想.西南财经大学 2010
[3]产业集聚过程中的金融聚集效应——模型与实证研究[D]. 王守财.重庆大学 2010
[4]CBD金融集聚研究[D]. 刘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5]建立我国西部金融中心的实证分析[D]. 闫妍.西南财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30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3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