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安徽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政策和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19:0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产物。安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型工业化之路不断推进,制造业加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人力资源严重短缺,域投资环境亟待改善,区域经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高级技术工人人才紧缺现象愈发严重。职业教育如不能承担起繁重的培训任务,人力资源问题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对安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安徽高等职业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有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与安徽地方经济结构不相适应;就业结构与我省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本地化就业率偏低与安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旧的教育体制与社会需求的育人机制不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要求不相适应;旧的教学计划与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保守的课程设置体系与职业教育时代性特点不相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技术结构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结构不相适应;经济发展的布局结构与高职教育的布局结构不相适应等等。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认识不足。其次,高职...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近年安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图
图3一1安徽省主要经济指标区域对比图(注:根据安徽省统计局.2005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绘制)但是,在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中,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四市安排毕业生就业的比重却很低。3.1.3本地化就业率偏低与安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前面已经对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是,从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高校就业率来看,截至2004年4月底,全省普通高校2003年高职(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1.3%。其中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5%(含)以上的高校:炮兵学院、民办安徽新华职业学院、蚌埠坦克学院、民办三联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芜湖教育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9帆(含)、‘95%的高校:芜湖师范专科学校、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南职业技术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滁州职技术学院、民办万博科技职业学院、铜陵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职业技术学院、黄山学院、合肥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就业率80%(含)~
就业率比较图}.系歹ull图3一3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毕业生就业率比较图(注:根据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绘制)从图中可以看出:(1)虽然总就业率很高,近100%,但本地化就业率较低,只有48.88%;(2)国有企业就业比重只有6.52%。而且,在调查中发现:在这些国有企业中,工业企业比重更低,大部分都是用人机制较为灵活的电信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高技能人才[J]. 左家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27)
[2]以就业为导向规划高职专业设置[J]. 江小明,李娟娟. 职业技术教育. 2005(04)
[3]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 缪宁陵,宋建军. 职教论坛. 2004(36)
[4]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及其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J]. 李沛武,刘桂兰. 中国高教研究. 2004(11)
[5]办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J]. 周济. 职业技术教育. 2004(24)
[6]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取向[J]. 孙琳. 职教论坛. 2004(04)
[7]德国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及其借鉴[J]. 朱桃福. 教育发展研究. 2004(02)
[8]对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J]. 张奚瑜. 社会科学论坛. 2003(12)
[9]高职教育要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J]. 王丽娟. 教育与职业. 2003(19)
[10]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J]. 于新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02)
本文编号:2938223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近年安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图
图3一1安徽省主要经济指标区域对比图(注:根据安徽省统计局.2005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绘制)但是,在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中,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四市安排毕业生就业的比重却很低。3.1.3本地化就业率偏低与安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前面已经对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是,从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高校就业率来看,截至2004年4月底,全省普通高校2003年高职(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1.3%。其中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5%(含)以上的高校:炮兵学院、民办安徽新华职业学院、蚌埠坦克学院、民办三联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芜湖教育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9帆(含)、‘95%的高校:芜湖师范专科学校、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南职业技术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滁州职技术学院、民办万博科技职业学院、铜陵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职业技术学院、黄山学院、合肥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就业率80%(含)~
就业率比较图}.系歹ull图3一3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毕业生就业率比较图(注:根据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绘制)从图中可以看出:(1)虽然总就业率很高,近100%,但本地化就业率较低,只有48.88%;(2)国有企业就业比重只有6.52%。而且,在调查中发现:在这些国有企业中,工业企业比重更低,大部分都是用人机制较为灵活的电信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高技能人才[J]. 左家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27)
[2]以就业为导向规划高职专业设置[J]. 江小明,李娟娟. 职业技术教育. 2005(04)
[3]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 缪宁陵,宋建军. 职教论坛. 2004(36)
[4]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及其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J]. 李沛武,刘桂兰. 中国高教研究. 2004(11)
[5]办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J]. 周济. 职业技术教育. 2004(24)
[6]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取向[J]. 孙琳. 职教论坛. 2004(04)
[7]德国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及其借鉴[J]. 朱桃福. 教育发展研究. 2004(02)
[8]对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J]. 张奚瑜. 社会科学论坛. 2003(12)
[9]高职教育要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J]. 王丽娟. 教育与职业. 2003(19)
[10]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J]. 于新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02)
本文编号:2938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3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