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珠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关联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7 21:18
为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珠三角经济区各城市区经济之间的联系程度及变化情况,探究广州和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在整个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扮演的角色,选取珠三角九大城市2000~2016年相关经济数据,一方面从GDP、劳动和资本3个方面运用KLD散度对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测算;另一方面结合引力模型和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等分析方法对珠三角城市群内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珠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程度呈现两阶段发展特征,在2013年之前呈逐渐加强趋势,但随后不断减弱;劳动和资本一体化程度整体上远高于GDP一体化程度,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珠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程度影响较大;广州经济发展的虹吸效应明显,深圳经济发展的独立性较强,两大中心城市对城市群内部其他经济体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待加强。广州要继续发挥服务和教育产业优势,积极寻求与其经济合作潜力较大的城市探索互利共赢的交流模式;深圳应积极探寻与其他地区供求互补产业之间的合作可能性;调动具有较高经济合作潜力但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或任何经济发展联系的城市组合,探索适合彼此经济发展的合作途...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2016年珠三角经济区内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合作潜力系数
综合分析各经济体之间发展Granger经济合作潜力系数(图1)、长期协整关系以及各经济体之间的因果关系(图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若两个经济体之间具有长期协整性,但不存在因果关系,说明这些经济体之间还没有建立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图2中,标有双向箭头加粗实线表示两经济体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单向箭头表示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其中箭头指向因变量,箭尾表示自变量。若经济体之间存在长期协整性,但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经济合作潜力系数越大经济体组合更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这样对整个经济区的发展越是有利。本文按照其经济合作潜力系数进行降序排列,得出如表4所示经济体组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京津冀城市群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J]. 赵金丽,张璐璐,宋金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2)
[2]“一带一路”中国段节点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的研究[J]. 赵正,王佳昊,赵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5)
[3]长三角与珠三角发展模式的比较制度分析[J]. 皮建才,殷军,杨雳. 中国经济问题. 2018(01)
[4]成渝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及演进特征研究[J]. 王振坡,朱丹,王丽艳. 西北人口. 2018(01)
[5]协调发展视角下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考察[J]. 杨林,陈喜强. 经济问题探索. 2017(11)
[6]高铁枢纽层级结构下的区域经济联系及其结构绩效分析[J]. 欧国立,谢辉. 产经评论. 2017(04)
[7]珠三角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 毛艳华,杨思维.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2)
[8]城市经济互动与城市群产业结构分析——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 赵祥. 南方经济. 2016(10)
[9]金融支持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绩效评估与对策[J]. 张屹巍,易云洲,周开禹,刘勇,李恩青,邓伟平. 南方金融. 2016(06)
[10]基于功能网络的珠三角区域经济空间格局[J]. 朱惠斌,李贵才. 经济地理. 2015(02)
本文编号:2942500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2016年珠三角经济区内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合作潜力系数
综合分析各经济体之间发展Granger经济合作潜力系数(图1)、长期协整关系以及各经济体之间的因果关系(图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若两个经济体之间具有长期协整性,但不存在因果关系,说明这些经济体之间还没有建立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图2中,标有双向箭头加粗实线表示两经济体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单向箭头表示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其中箭头指向因变量,箭尾表示自变量。若经济体之间存在长期协整性,但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经济合作潜力系数越大经济体组合更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这样对整个经济区的发展越是有利。本文按照其经济合作潜力系数进行降序排列,得出如表4所示经济体组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京津冀城市群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J]. 赵金丽,张璐璐,宋金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2)
[2]“一带一路”中国段节点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的研究[J]. 赵正,王佳昊,赵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5)
[3]长三角与珠三角发展模式的比较制度分析[J]. 皮建才,殷军,杨雳. 中国经济问题. 2018(01)
[4]成渝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及演进特征研究[J]. 王振坡,朱丹,王丽艳. 西北人口. 2018(01)
[5]协调发展视角下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考察[J]. 杨林,陈喜强. 经济问题探索. 2017(11)
[6]高铁枢纽层级结构下的区域经济联系及其结构绩效分析[J]. 欧国立,谢辉. 产经评论. 2017(04)
[7]珠三角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 毛艳华,杨思维.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2)
[8]城市经济互动与城市群产业结构分析——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 赵祥. 南方经济. 2016(10)
[9]金融支持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绩效评估与对策[J]. 张屹巍,易云洲,周开禹,刘勇,李恩青,邓伟平. 南方金融. 2016(06)
[10]基于功能网络的珠三角区域经济空间格局[J]. 朱惠斌,李贵才. 经济地理. 2015(02)
本文编号:2942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4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