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域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17:28
稻米是世界大多数人口的主食,中国作为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其水稻产量关系着世界粮食安全。农业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产业,生产周期长,风险性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大。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影响的增强,以及农业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农业的资源限制性越来越明显。转基因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迅猛的发展态势,让人们意识到大面积地推广种植转基因作物,能够显著减少化肥、农药、水及劳动力的投入。同时大量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水稻品种培育和技术推广,也能有效地减轻病虫害、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做到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实现水稻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湖北省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转基因水稻安全审批的省份,竞争优势明显,这将是全省水稻生产发展面临的一个机遇。但是不管农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农业受自然资源约束的特性将会长期存在。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农业生态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另外,由于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转基因水稻有关的生态风险、贸易风险事件偶见报端。因此,湖北省在商业化推广种植转基因水稻的过程中,必须承认这种...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2 转基因水稻区划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转基因水稻区划的概念界定
2.1.1 转基因水稻
2.1.2 区域规划
2.1.3 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
2.2 转基因水稻区划的理论基础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的分析
3.1 湖北省水稻生产自然资源条件
3.1.1 耕地资源
3.1.2 气候资源
3.1.3 水资源
3.1.4 病虫害分布
3.2 湖北省水稻生产的市场基础
3.2.1 湖北省近年大米产量的发展趋势
3.2.2 湖北省大米畅销品牌与企业
3.2.3 湖北省大米销售网络
3.3 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3.3.1 粮食生产投入政策
3.3.2 劳动力要素
3.3.3 交通要素
3.3.4 技术要素
3.4 湖北省水稻生产的制约因素
3.4.1 资源约束增强,病虫危害严重
3.4.2 劳动力转移,集约化水平低
3.4.3 生产成本增加,品种优势不明显
4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区域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4.1 湖北省水稻种植区划现状
4.1.1 湖北稻作区域划分
4.1.2 优势水稻带分布
4.1.3 区划实施状况
4.2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可能存在的风险
4.2.1 生态风险
4.2.2 贸易风险
4.3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重要意义
4.3.1 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3.2 降低种植风险,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4.3.3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5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域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5.1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的优势
5.1.1 湖北省区域生态适宜性佳,转基因水稻种植区位优势明显
5.1.2 湖北省科研力量雄厚,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科技优势突出
5.1.3 湖北省稻区虫害严重,转基因水稻技术优势明显
5.1.4 农民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度高,种植意愿强
5.2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面临的发展机遇
5.2.1 安全审批证书的发放
5.2.2 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趋势的刺激
5.2.3 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
5.2.4 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
6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政策建议
6.1 明确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目标
6.1.1 发展思路
6.1.2 发展目标
6.1.3 主要任务
6.2 遵循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原则
6.2.1 市场导向原则
6.2.2 比较优势原则
6.2.3 规模经济原则
6.2.4 突出重点原则
6.3 开展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具体措施
6.3.1 科学布局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
6.3.2 大力建设转基因水稻技术推广与应用体系
6.3.3 加快建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共存法律体系
6.3.4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技术条件
6.4 推进区域布局的保障措施建设
6.4.1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支撑体系
6.4.2 重视生物技术创新研究,落实稻田和水资源保护政策
6.4.3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公众参与监管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样卷
附录2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015086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2 转基因水稻区划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转基因水稻区划的概念界定
2.1.1 转基因水稻
2.1.2 区域规划
2.1.3 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
2.2 转基因水稻区划的理论基础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的分析
3.1 湖北省水稻生产自然资源条件
3.1.1 耕地资源
3.1.2 气候资源
3.1.3 水资源
3.1.4 病虫害分布
3.2 湖北省水稻生产的市场基础
3.2.1 湖北省近年大米产量的发展趋势
3.2.2 湖北省大米畅销品牌与企业
3.2.3 湖北省大米销售网络
3.3 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3.3.1 粮食生产投入政策
3.3.2 劳动力要素
3.3.3 交通要素
3.3.4 技术要素
3.4 湖北省水稻生产的制约因素
3.4.1 资源约束增强,病虫危害严重
3.4.2 劳动力转移,集约化水平低
3.4.3 生产成本增加,品种优势不明显
4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区域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4.1 湖北省水稻种植区划现状
4.1.1 湖北稻作区域划分
4.1.2 优势水稻带分布
4.1.3 区划实施状况
4.2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可能存在的风险
4.2.1 生态风险
4.2.2 贸易风险
4.3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重要意义
4.3.1 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3.2 降低种植风险,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4.3.3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5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域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5.1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的优势
5.1.1 湖北省区域生态适宜性佳,转基因水稻种植区位优势明显
5.1.2 湖北省科研力量雄厚,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科技优势突出
5.1.3 湖北省稻区虫害严重,转基因水稻技术优势明显
5.1.4 农民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度高,种植意愿强
5.2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面临的发展机遇
5.2.1 安全审批证书的发放
5.2.2 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趋势的刺激
5.2.3 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
5.2.4 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
6 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政策建议
6.1 明确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目标
6.1.1 发展思路
6.1.2 发展目标
6.1.3 主要任务
6.2 遵循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原则
6.2.1 市场导向原则
6.2.2 比较优势原则
6.2.3 规模经济原则
6.2.4 突出重点原则
6.3 开展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的具体措施
6.3.1 科学布局转基因水稻种植区划
6.3.2 大力建设转基因水稻技术推广与应用体系
6.3.3 加快建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共存法律体系
6.3.4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技术条件
6.4 推进区域布局的保障措施建设
6.4.1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支撑体系
6.4.2 重视生物技术创新研究,落实稻田和水资源保护政策
6.4.3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公众参与监管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样卷
附录2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015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15086.html